奔腾思潮》核能发电不能再等待(李敏)

核电问题近来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中时资料照)

选举落幕了,该想想该如何治国了!台湾地狭人稠,98%的能源依赖进口,能源政策应是国家大政的重中之重了!谈能源政策不能不讨论电力政策,而台湾该不该继续使用核能发电是电力政策的核心。毫无争议的,能源政策规划最主要目的,就是确保供应的无虞、能源价格或发电成本的稳定、以及降低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核能发电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储存方便

核能发电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储存方便!核电厂燃料的安全储量可以轻易的超过18个月,而天然气发电燃料安全储量可能只有数天。民间企业创立的国家政策智库,国策研究院于1月14日举办「2024台湾大选后新政展望与挑战」座谈会,邀请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戴雅门(Larry Diamond)以「此次台湾总统大选对未来美中台关系的影响性」为题演讲。戴雅门认为,「台湾面临中国的挑战,需要让自己备战、且更有韧性,而唯有台湾愈强大,美国的协助效力才会愈强」、「如果台湾不迅速、显著地提高其能源弹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可能会通过相对的强制措施,很快就让这个岛屿屈服」、「我们胡佛研究所的工作组认为,我们认为台湾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在没有核电的情况下,实现其所需的能源弹性」。这些论述,明确的点出持续使用核能发电对台湾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核能发电成本稳定

核能发电成本中,采购铀燃料的成本占比低,核能电厂一旦建成,发电成本不易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的冲击。民国111年2月俄乌战争造成化石燃料价格的飙升。台电公司110年核能发电成本每度1.38元,110年核能发电成本每度1.57元,增加8%﹔110年燃煤发电成本每度1.57元,111年3.57元,增加127%;燃气发电成本由每度1.92元,飙升到111年的3.29元,增加71%;台湾电力系统平均发电成本,由民国110年的每度2.01元,攀升到民国111年的3.39元,增加69%。民国112年,化石燃料的发电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台电公司核能、燃煤、与燃气的发电成本分别为每度1.39元、3.43元、与3.44元﹔系统平均发电成本3.59元。核能的发电成本在这两年中几乎没有变动。

媒体报导,台电公司亏损已达3552亿元,台电的天然气系向中油采购,前述亏损还不包括中油为抑低天然气价格的贴补。如果民进党政府,在民国107年「以核养绿」公投通过后,即着手规划核电厂的延役与核四厂的商转,提高核能发电比例,台湾电力系统的平均发电成本固然会因俄乌战争而改变,但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幅度。俄乌战争是化石燃料价格与发电成本飙升的元凶,但错误的非核家园政策是这两年电价的调高与台电高额亏损的最大帮凶,绝不为过!

核能电厂发电时不会排放二氧化碳

根据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统计,核能发电生命周期每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公克,而燃煤为820克,燃气为490克。如果三座核电厂能够延役,核四可以商转,粗估每年发电量为600亿度,替代燃煤发电,每年可以减少碳排0.4851亿吨二氧化碳,台湾2022年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8亿吨,占比为19%。如果可以继续使用核能,可以将燃烧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到2000年2.09亿吨。

2022年台湾电力系统每度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61克,高于韩国的436克,日本的483克,甚至马来西亚的544克。如2025年后继续使用核能发电,假设年发电量与2022年相当,约3000亿度,可以降低碳排放系数162克,在产品碳足迹上可与韩国竞争。

再生能源与核能同步发展是国际趋势

全世界都公认气候变迁是人类面对的最大危机,我们在跟时间赛跑,二氧化碳的减排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国际的共识是产品制造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是国际贸易规范的重要元素。换句话说,产品制造的碳足迹,将决定产品的竞争力,而制造业会往低碳排的国家迁移。

再生能源发电跟核能一样有上述三项优势,但是差异在于,再生能源无法调度,如果没有足够的储能设施或邻国电网的支持,不适宜做为基载电力。再生能源需要广大的土地面积,从单位土地面积的装置容量来看,风力发电是核能的70倍,光电是核能的290倍。积极开发再生能源是不悔的道路,但是必须了解台湾地狭人稠与独立电网的限制。

台湾到底会不会缺电

选举过后,在野党立委已召开记者会,提出修核管法的建议,推动核电厂延役,记者会中提到是为了因应台湾未来几年缺电的危机。不幸的是,核电厂延役需要时间完成,即使现在即积极展开核电厂延役的工作,除非台湾经济不继续成长,仍然解决不了未来几年电力不足的问题。

台电公司与经济部始终不愿意承认台湾有缺电、限电的问题,但答案全写在能源署111年全国电力资源供需报告(112年公布)。核三厂两部机组预定于2023年6月与2024年5月停止运转。依照111年全国电力资源供需报告(112年公布),2024年至2029年台电要兴建12座燃气电厂,总装置容量1,373.7万瓩,与110年全国电力资源供需报告的内容相比,台电公司2023年与2024年要商转的机组都未如期完工。独立供电业者(IPP)要兴建7部机组,总装置容量711.2万瓩,而独立供电业者有5部机组的厂址都未揭露,如何能期待都能准时供电?

天然气发电机组完工,可以商转,但天然气在那里?台湾目前有两座天然气接收站,每年可以供应1,650万吨的天然气,110年使用量为1,944万公吨,天然气接收站的负载率为118%,远高于日本与韩国的34%与38%。桃园观塘的第三接收站于111年3月通过环差审查,依外推方案进行工程施作,预定114年6月供气,提供大潭电厂、北部工业与民生用户使用。台湾天然气进口设施的工程,除三接外,还有永安一接(原为69万公秉储量)与台中港二接(原为96万公秉储量)的扩建。台电基隆协和的四接环评争议与审查过程的激烈堪比桃园观塘三接。协和1号机要于116年12月商转,目前电厂与四接的环评都还在审议中,来得及吗?大林、通宵、协和共520万瓩发电机组的天然气由何而来!

台湾规划中的接收站至少还有3座,台电台中港的五接、台塑麦寮五接、中油高雄大林蒲七接。五接目前进行环评程序;六接与七接环评都还未送件!最近听说台塑已暂缓麦寮5接天然气接收站的投资计划。这些天然气接收站能顺利如期竣工吗?

转变电力政策的契机

蔡英文的竞选承诺,推动非核家园,台湾不会缺电,电价也不会大幅上升。第二项承诺(按:电价不涨)早已跳票,今年3月还会加码。核三厂两部机组预定于2023年6月与2024年5月停止运转,第一项承诺在核三厂1号机停机后,也将面对严峻的考验。产品制造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决定产品的竞争力,已是国际的共识,这个共识将逐步落实在国际贸易的规范中。赖清德不止一次表达他不排斥核能发电的使用。他有担任国家元首的天命,但愿他能听听能源专家的意见,看看国际核能与再生能源并重的趋势,跳出意识形态,走出蔡英文的阴影,给台湾的企业一个机会。

(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