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华府走向战略模糊中的清晰而非战略清晰(周永秦)

华府智库外交关系协会会长哈斯12月13日再度强调华府「战略模糊」政策已然走到尽头,必须转向「战略清晰」,使争议已近卅年的老议题「战略清晰」又引起热烈讨论。(本报系资料照片)

华府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会长哈斯(Richard Haass)12月13日再度强调华府「战略模糊」政策已然走到尽头,必须转向「战略清晰」,使争议已近卅年的老议题「战略清晰」又引起热烈讨论。

哈斯去年就曾在《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撰文呼吁战略清晰,引起激烈辩论。拜登上台后虽不时有跳脱一中政策框架的言论或举动,但政策终究没有变。比起部分论者乐观认为华府正向战略清晰摆荡,这更像战略模糊中的逐渐清晰。

再从以下五点来看,吾人可推论短期内华府仍没有转向战略清晰的理由。

首先,台湾没有受到迫在眉睫的威胁。虽然对饱受骚扰的台湾人来说不太公平,但北京除了好战言论与坚定决心外,还没看出它有立即出兵的意图,能力来看也是如此。

其二,共军侵台剧本早就安排美国为主角,美方态度清不清晰,本质上不会有更多吓阻效果,更要承担北京对公开「越过红线」的可能反应。西太平洋的对峙与紧张,容不下任何误判火种。

其三,对于英国、澳洲、加拿大这些盎格鲁撒克逊伙伴而言,他们可能不在意因战略清晰而卷入台海冲突(反正也不是在自家门口打),日本亦然。但不能保证南韩、东协这些域内重要势力抱持同样想法。和平时期借由民主自由价值的拉帮结派,到战时是否仍会如此管用?

其四,台北恐会仗势挑衅。即北京所谓「挟美自重」。战略清晰并非为台湾改变现状亮绿灯,而是在中国侵略前提下的对台军事承诺。但只怕受保护伞庇荫的台湾会因保护而更加莽撞挑衅,尤其如果蔡英文的继任者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或甚至「激进的台独工作者」,战略清晰恐合理化台独行径,真正迈出改变现状的「危险一步」。政客呛声更有骨气,社会倚美而怠,搭美国防卫便车,甚至「置板凳」期待美中一战,这或许是美国人战略清晰将得到的回馈。

最后,吓阻成功关键在于意图与能力。意图受能力支持。哈斯要求华府加强西太平洋军事部署,这意味美军要不就抽调其它战区资源(如东欧、中东),要不元老院就多加国防预算。但拜登上任后的大砍国防预算让后者近乎天方夜谭,而前者又延伸出一个问题:现阶段美国是否有能力同时应对两场区域冲突?中俄频繁军事演习大家看在眼里,假如东欧与台海同时有事,美军是否能同时面对?

战略清晰也延伸出另一个问题:台湾人如此相信美国人会来,那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美军?美国人作战理念在于「减少伤亡」、「缩短战争」,在伤亡最高、美国人最介意的地面冲突上,台湾人是否做好大量牺牲的准备?消耗量极大的现代战争中,台湾是否有足够、持续的后勤能量提供给最重视后勤的美军作战?美军也在意与盟友的军事合作与安全互助,平时需奠定大量合作基础才能避免战时再临危协调、磨合。

如果这些条件都做不到,如何说服美军为「不愿牺牲」的军队、人民流血流汗?美国人期待台湾积极备战、敢于牺牲,战略清晰后的台湾恐怕呈现美国人不一样的答案。如此又何来期待华府转向战略清晰?

诚如哈斯所言「现状非一成不变,华府就该改弦易辙。」但华府毫无理由要用代价高昂的军事承诺牢牢把可操纵的杠杆焊死。战略模糊无法掌握现状,因此往模糊中的清晰发展,而非走向战略清晰。美中结构僵局持续紧绷,如何在战略模糊中展现更清晰的动作与表态,让北京明白美国人的意图与能力,这讲求华府高度智慧。

惟台湾人需明白,即使力求战略清晰的哈斯,也强调「美国要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重申不支持台湾独立,避免采取象征性提升台湾地位的举动。」这是无庸置疑的美国共识。

(作者为军事评论员、自由作家)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