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美国在阿富汗的西贡时刻(温承泽)

美国总统拜登对于喀布尔迅速沦陷出乎意料之外,美国是因为911事件后决定入侵阿富汗推翻拒绝交出宾拉登的塔利班政权,但很讽刺的是,塔利班将在今年的9月11日庆祝重新掌控阿富汗。(路透社)

8月15日,塔利班组织大摇大摆地进入阿富汗首都Kabul、占领阿富汗总统府,并宣示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the 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回归。过去塔利班掌控阿富汗时(1996-2001)未能控制北方地区,但这次的重返执政则是彻底控制了阿富汗。

和塔利班的胜利对比,美国匆忙撤离的情景显示了美国政府此次撤军计划的失败,并有许多人说此次阿富汗沦陷的场景-美国急忙摧毁机密文件、用直升机撤离外交官、将美国军事装备遗弃至塔利班手中-是自从1975年美国撤离西贡以来,美国外交上最大的羞辱。

白宫虽对塔利班挥军迅速的进展感到相当震惊,但事实上,美国军事将领与情报单位早已警告并预测美军的撤离会带来严重后果—在拜登宣布撤军的两周后,塔利班就于5月1日开始进行这一连串的攻击。

美国是因为911事件后决定入侵阿富汗推翻拒绝交出宾拉登的塔利班政权,但很讽刺的是,塔利班将在今年的9月11日庆祝重新掌控阿富汗。

川普政府时期,白宫派遣小布希政府的驻阿富汗大使Zalmay Khalilzad与塔利班立下「和平」条约,但显然塔利班完全没有意愿要实现条约诺言。而拜登政府则盼透过外交途径解决阿富汗难题,派遣Zalmay Khalilzad前去警告塔利班不要透过武力夺取阿富汗,在阿富汗沦陷以后则改成警告塔利班不要伤害美国人和美国的阿富汗盟友;而拜登的白宫新闻秘书Jen Psaki则提到若透过武力夺取阿富汗,国际社会不会认可塔利班的政权。但塔利班根本不在意是否被国际认可;而且事实上,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已经要准备认可塔利班政权了。

最悲剧的是,塔利班的回归并非完全不能避免。事实上,美国两党阿富汗研究团队(the bipartisan Afghanistan Study Group)今年指出,4500名美军将足以提供阿富汗国防军训练、建议与协助;支援联军;执行反恐任务;以及保卫美国大使馆。而就算拜登不愿意留数千名美军于该国,共和党参议员James Inhofe也提到至少留下1000名美军于该地到至少2022年春天,让美国在阿富汗政治与安全环境变化时能维持反恐武力;协助阿富汗政府进行情报、监控与侦察任务;并以美军存在作为对中国大陆与伊朗的吓阻,使美军在该区继续扮演稳定力量。

美国前国安顾问H.R. McMaster与学者Bradley Bowman也指出,留守部分美军可以有利于支援阿富汗的空军与情报搜集任务,并留下武器承包商来协助维修飞机与直升机。即便拜登要撤军,也应该将撤军条件建立在阿富汗的发展情势(如川普与塔利班的协议要求塔利班不许以武力占领首都),并在撤离的同时持续给予阿富汗政府军空中支援;而非拜登那样在正值塔利班战斗季节(塔利班约莫在春天开始攻击、夏天攻击最猛烈、冬天去到巴基斯坦过冬)时,迅速、彻底、失序的撤退。

拜登提到是川普政府时期决定于5月以前撤离阿富汗,自己只是将日期延后到9月11日(911事件20周年)。此外,拜登也提到他在阿富汗问题上别无选择,美国只能遵循川普政府与塔利班达成的协议,他说若美国不遵循协议,塔利班就会再度攻击美军作为回应,美国就得再次在阿富汗增兵—尽管塔利班彻底违背了协议内容。

况且,自从拜登上任以后,已透过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推翻川普政府的许多国内外政策,为何在阿富汗问题上只能遵循川普,别无选择?无疑地,川普与拜登都希望达成「终止无止境的战争」与「带美军回家」这样政治上受欢迎的政策。但就在美国大众看见塔利班是如何践踏人权—如强迫15岁以上女孩或40岁以下寡妇嫁给塔利班战士,并拒绝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并知道这灾难是可以被避免的以后,又或者若恐怖组织如ISIS、盖达组织重新壮大并威胁美国本土时,撤军的决定是否会一样受欢迎?

政治评论员David French指出,小布希政府决定入侵阿富汗是为了回应911攻击事件、摧毁匿藏盖达组织的塔利班政府。其首要任务是要确保美国不会再受到这样的恐怖攻击。次要的任务才是「国家建立」协助阿富汗政府站稳脚步。显然,911事件后的20年来美国不曾再受到恐怖攻击,这代表美国成功达成了首要任务;然而,在阿富汗「国家建立」上,则较没有那么成功(政府贪腐、经济表现差…等)。

现在美国因次要任务的表现不佳,决定舍弃首要任务的成果—塔利班重新建立伊斯兰酋长国,意味着阿富汗势必将再度成为盖达组织与ISIS的避风港。塔利班神学士政权的胜利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阿富汗撤军的混乱将严重伤害美国作为世界强权的信誉。

(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双主修韩语系、以色列阿巴埃班智库亚洲政策计划学人、大九学堂第二届学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