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無需恐中緊箍咒
中国电玩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商业及文化输出方面的成功,无疑触动台湾人敏感的去中国化/本土化的神经。但就重塑健全的本土化心态、正视台湾的历史与文化流变而言,重点显然不是台湾能否做出《黑悟空》那样的3A电玩大作,而是本土化在政治恐中下,僵固为去中国化的文化抵制心态,或说「紧箍咒」。
必须强调「政治恐中」,是因为台湾人所抵制的,与其说是文化元素本身,不如说是作为政治符号的「中国」。一旦拿掉政治符号,就会转为近乎「掩耳盗铃」的「喜闻乐见」。由此所产生的矛盾实例如,一方面将主观认定传自中国的一字一词,或街市所见的中国小吃定义为文化入侵,另一方面却又乐于接受经日本化后的中国文化元素,甚至洋洋自得于「派对咖孔明」一类日本热门动画有母语配音版。笔者不能不惋惜,如此一来,台湾人放弃了自身一大文化根源的再创作,将诠释权拱手让人,只能永远做个二手、三手的文化接受者。
去中国化的文化抵制心态,也很讽刺地使台湾人在本土化下反倒认不清台湾的历史。新近的台湾台语争议,推广者所持「台语就是台语」的民粹论调便刻意割裂、隐瞒台湾史实。早在日治时期,日本总督府投注人力物力,花费九年多编纂《日台大辞典》时,便已将台湾汉人所说的漳州语和泉州语归入「南部福建语」项下,显见「闽南语」概念其来有自。
更要紧的是,由闽南语/南部福建语,转变为台湾语/台语,是日本殖民主分而治之的治理实践,出于殖民地的政治现实,将「台湾」作为概念分类,导致了文化断裂,而语言只是断裂的面向之一。即如台湾料理也是源于中国料理,而在日本殖民者的「他者」之眼下,从政治划分衍生出文化误认,却也由文化误认演变出缤纷的本土化。详见陈玉箴《「台湾菜」的文化史》。翻阅日治时期酒楼龙头江山楼出版的《江山楼案内》,对于这段文化流变就能有直观的体会。细数其中一道道菜肴,桂花鱼翅、挂炉烧鸭,乃至河图洛书,是文化之根,也是在地之变。
「登江山楼,吃台湾菜,听艺妲唱曲」,是日治时期风雅之举;除台湾菜外,艺妲和其所唱歌曲也都含有中国渊源。按邱旭伶《台湾艺妲风华》,台湾艺妲「发生在清末同治年间到台湾收复前后」从起始年代即可推知是中国风月文化随移民延续。而《江山楼案内》所列艺妲歌曲有〈叹烟花〉、〈空城计〉、〈三娘教子〉、〈孟姜女〉,全归类于「支那歌曲」项下。
健全的本土化心态是不卑不亢,自自由由、自自然然汲引文化根源,甚至无关血缘牵系。英国诗人读英译荷马史诗,沉醉于天地新开。最为台湾人熟悉的现代通俗文学实例,则莫过于《哈利波特》系列,将外来神话元素含纳于本土化的教育场所与教育记忆(尽管作者JK罗琳因保守言论,在台湾几成全民公敌)。另外,则如波西杰克森系列,将希腊神话本土化。
无论是针对《黑悟空》或以上各例,笔者都不是在主张要依样学步。期待的是名符其实、强健开阔的「台湾」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