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李嘉诚跑了! 陆官方智库批他撤资「失守道义」
在全球担心大陆经济波动之际,香港首富李嘉诚抛售在大陆的资产,引起各种猜测。而《新华社》旗下的「瞭望智库」日前发表文章,批评他「失守道义」,还强调大陆地产行业与权力走得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是无法做地产生意,所以地产的财富并非完全来自市场经济,「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新华社》是大陆官方媒体,而「瞭望智库」是由《新华社》批准成立、财政部中央文化产业资金专项支持。「瞭望智库」13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一开头就说「商业如水流,逐利是资本的本性。李嘉诚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鉴于李嘉诚最近20年在中国获取财富的性质,似乎不仅仅是商业那么简单」。
文章指出,众所周知,在大陆,地产行业与权力走得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是无法做地产生意的;由此,地产的财富并非完全来自彻底的市场经济。「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文章称,就官方感受而言,李嘉诚不顾念官方之前对他在基础设施,港口、地产等领域的大力扶持,在大陆经济遭遇危机的敏感时刻,不停抛售,造成悲观情绪在部分群体中蔓延,「他道义的高点,已经失守」。「合作时借权力,卖出时说市场,似乎双重标准,让人难以淡定。」
文章认为,李嘉诚在大陆未来还有三大使命需要完成,包括「兼顾民生,回报穷人」、「稳定香港,担起商界领袖的责任」以及「必须要做更多善事,经营社会事业」,因此不能轻易一走了之。
上述文章在当晚被删除。而李嘉诚的长和集团透过媒体回应,集团并没有撤资,有买有卖,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
大陆《证券时报》15日则发表一篇评论,似乎在替李嘉诚说话。这篇题为《让李嘉诚大大方方走 天塌不下来》的评论指出,李嘉诚并不比别人负有更多的义务,他特定时期从大陆获取财富,也不应成为承担额外义务的理由。「人们现在看到的是厚利,其实,这些利润里有其商誉成分,也有风险回报的因素。」
评论还说,不应该对企业于法律之外施加道义约束,「如果随便编个理由不让人走,其他房企是否会感到害怕?其他与政府打交道的企业又如何形成稳定预期?脱离法治轨道行事,企业无法形成稳定预期,社会经济如何能稳定发展?强留一个李嘉诚,打击的会是更多企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