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曼‧回光

瑞典导演柏格曼。(美联社

柏格曼的缪思女神丽芙乌曼。(美联社)

德国著名女导演玛格丽特冯卓塔。(美联社)

八月,金马同仁们完成了「柏格曼百年纪念影展」三十九部片的放映。当时的规划,是以柏格曼(Ingmar Bergman,1918~2007)「导演」的「电影」为主轴影迷皆知,柏格曼宣称《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 & Alexander,1982)是他最后一部导演的电影,但他的创作历程实际还延续了二十余年。亦即他之后还可以帮别人编剧」或是自己拍「电视」,舞台剧也没断过。如此既没食言,也让影迷无法不追随下去。

柏格曼被许多影迷视为「电影作者」的完美典范,艺术、信仰、婚姻、死亡,不只贯穿了他的作品,也让远在天边的我们仿佛参与了他的心灵探索、情感诘问、甚至家族琐事。由此来看《芬妮与亚历山大》,片中身为主教继父,在夜里被火给烧死,却又阴魂不散地出现在男孩眼前;这个安排委实让人觉得柏格曼即使到封镜之作都没和早已过世的父亲力克(Erik Bergman,1886~1970)真正和解。

但如果就到此为止,还真的有点可惜、甚至误解。

这也是为什么在《芬妮与亚历山大》十年后,当他把剧本《善意的背叛》(The Best Intentions,1992)交给丹麦导演比利奥古斯特(Bille August)拍摄,成品坎城影展曝光后,震撼了众人。不仅是影片本身质感与内涵俱佳,也顺利摘下金棕榈(这是比利奥古斯特继《比利小英雄》后第二次在坎城抡元)及影后女主角普妮拉奥古斯特彼时亦是导演夫人,双喜临门,但两人已于1997年离异);更让人惊讶的是柏格曼的改变:他在这部描述意志坚定的富家千金爱上神学院穷学生、也就是他父母的爱情故事里,一路开展到他们历尽波折好不容易突破障碍结合,却在相守的日子发觉彼此对人生的期待有所不同。深刻尖锐依旧,却多了几分温柔。影片尾声停在母亲怀了他,几经徬徨,决定继续在婚姻这条路上,走下去。最后那颗意味深长的镜头,宽容与理解,尽在不言中。

更惊奇的还在后面,柏格曼的儿子丹尼尔(Daniel Bergman)同年稍后也推出另一部同样由他编剧的《周日生活点滴》(Sunday’s Children,1992)。原来在星期天诞生的孩子可以看到鬼魂啊?早知道柏格曼和哥哥不对盘,这部片说明其来有自。而他对母亲的依恋,也找到了线索。更特别的是挖掘了当祖父还是父亲、老爸还是小孩时,那段被后来的冲突、对抗所遗忘的美好时光。只不过小柏格曼导演是否也借由这部电影,寄藏了对大名鼎鼎的父亲的爱、不满与期望呢?让我觉得记忆与真实之间的界线益发模糊。

不过柏格曼还是对丽芙乌曼(Liv Ullmann)这位演过他的《假面》(Persona,1966)、《婚姻场景》(Scenes from a Marriage,1973)、《面面相觑》(Face to Face,1976)、《秋光奏鸣曲》(Autumn Sonata,1978)等10部作品、还生了一个女儿的缪思最信任吧?!不但把根据父母故事写就的《私密告解》(Private Confessions,1996)交给她拍成电视电影,接着又奉献了一部宛如忏情录的《狂情错爱》(Faithless,2000),片中男主角就叫柏格曼,自述当年介入挚友家庭、后来与情人关系却迈向崩毁的往事。他让丽芙乌曼从女性角度来看那份激情的狂喜与信誓的破灭。活生生把自己摆上被告席绞刑台,结果却出乎意料。

这三部柏格曼编剧、而且对解读他的创作人生别具意义的作品,在八月的影展是插不进去的,其实当时也在观察影迷对柏格曼的热情是否足以支撑更多作品?肯定的答案,终于让它们得以在十一月的金马影展继续在台湾的旅程。除此之外,还有德国著名女导演玛格丽特冯卓塔(Margarethe von Trotta)最新的纪录片《寻找柏格曼》(Searching for Ingmar Bergman)来助阵

玛格丽特冯卓塔应是柏格曼生前最肯定的女导演。柏格曼难得同意受邀遴选自己心目中的影史最佳影片,冯卓塔的《德国姊妹》(Marianne & Juliane,1981)赫然在列。这不仅是大师片单中最新、也是唯一一部女导演的作品。影片描述一对历经过二战、共同面向欧洲新秩序姊妹花的变迁,小时候有很有主见姊姊,后来在女性杂志为妇权喉舌,向来乖巧温顺的妹妹,长大却加入了激进组织,甚至锒铛入狱。以个人生命映照国族历史的企图宏大,但手法细腻。我不禁好奇柏格曼看重的是片中的女性描写、家庭记忆(这些也都是他擅长的),还是对主人翁试图理解彼此、走向对方的努力?冯卓塔在纪录片里爬梳柏格曼时,也离不开《德国姊妹》这段缘份本片当年在威尼斯影展破天荒拿下包括金狮奖在内的六座大奖,金马影展特别加映,也让我们对柏格曼的认识,拉出另一条有趣的轴线。变奏式的观察,另有一番趣味

电影史上能反复经历这样解读的人物,也没几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