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宝特瓶 人造纤维布料也是污染海洋元凶

图文/镜周刊

正常人不会拿塑胶袋挖几个洞套身上当作衣服穿,但翻翻衣柜仔细检查一下衣服上的标签,你会发现很多衣服的材质其实都是广义上的「塑胶」。

从聚酯纤维(Polyester),到压克力纤维(acrylic fiber),再到登山户外用品店的防水夹克涂料现代人身上穿的衣服,为了机能成本等各种因素,早已大量采用石化原料提炼的人造材质。这些材质与保特瓶等生活中常见的塑胶用品,其实系出同源,也同样存在「不会腐烂、不会降解」的环保问题。

英国里兹大学和普利茅斯大学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看似耐用的人造纤维衣物,每次放进洗衣机里清洗时,都会释放出数以千计的微小纤维,随着家庭废水流入污水厂,再排到大海当中。这些「塑胶」纤维,肉眼不可见,却同属污染海洋的塑胶垃圾之一,而且随着纺织业一窝蜂采纳「机能」材质,引发的环境威胁也越来越严重。

根据该项研究,英国家庭每洗一次衣服(约6公斤),都会释放出14万根「聚酯纤维混棉」的纤维、50万根聚酯纤维的纤维,和70万根压克力纤维。从海洋取得的样本中,无论是深海海底还是海面,都可以发现这些塑胶纤维的踪迹;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应该都是从洗衣机里排放出来,日积月累散布到大海当中。

除了布料本身,衣服表面为了防雨、防污而追加的涂料,也是毒害海洋的元凶之一。近年包括绿色和平等组织大声疾呼,要求成衣品牌和纺织业者停止采用PFC,也就是所谓的全化合物。PFC因其优异防水特性,近年来成为业界新宠,常用于处理高档成衣,像是时尚雨衣大衣等,但这些衣物在一次次的洗涤当中,却会不断释放出有害化合物到水体当中。

环保消费意识抬头下,去年已有Goretex等户外用品知名品牌出面承诺停用PFC。不过里兹大学的Richard Blackburn教授认为,人造纤维和涂料固然对环境有害,但天然衣料也不见得「环保」。以棉来说,生产一公斤棉花所需消耗水量高达两万公升,比普通人一辈子喝的水还要多。

因此除了成衣产业改变材质和生产方式,作为一个消费者,真正有效的治本之道,还是减少消费。只要买来的衣服都能穿久一点,少丢一些,少买一件,就能从源头减少对地球的伤害。

资料来源:BBC, WWF

更多镜周刊报导不准看家世学历和长相 南韩总统推动公部门「盲聘」政策老年人成新经济势力 「耐癖族」「夜枭族时代来临一个欧洲两种巧克力酱 「食物隔离」惹毛东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