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诗萍》我的・李后主之二十一
【爱传媒蔡诗萍专栏】李后主身陷大宋的国都汴京,屈辱的接下「违命侯」,吃喝穿用,所有开销都要看皇帝的脸色。可以想像,他的苦闷。除了喝酒,填词,或者读书,发呆之外,他能做什么呢?
最自由的,莫过于回想往事了。只要想在脑袋里,不说出来,或不写出来,谁知道呢?
他会想到韩熙载,很合理。他一度是考虑让韩熙载拜相的。让他来挽救南唐越来越衰弱的国势。而韩熙载也曾经是抱负满满的。可是,李后主身旁的人,力劝他不可。
他们说,韩熙载奢靡,荒唐,已经老了,不堪大用了。
李后主怎会不知韩熙载老了,但年龄不是问题,老臣谋国,重点在,他必须志在千里,不是吗?于是,李后主想到一个办法,找一位画师顾闳中,去韩府探探底。看看这韩熙载到底是怎样奢靡虚华度日的。
顾闳中用了多久时间,不详。但他画出了一幅了不得的大画,这是真的。这是一副绢画。画在绢帛上。全长是335.5公分,宽是28.7公分。画上,分五个场景。
由于这是一副卷轴,我们必须从卷轴的概念入手,才容易理解这画的逻辑。顾闳中为了把韩熙载的夜生活,巨细靡遗的报告给李后主,可谓费了相当的心思。
卷轴,是传统中国绘画的一门独特表现手法。把卷轴一一舒展开来时,它本身就是一个时间轴。甚至,是不同场景的切换,转场。
不了解这,我们看卷轴便会纳闷:怎么时空这么混乱?怎么有些人一再重复出现?顾闳中是不是很厉害的密探,不得而知。
但,他画出来的〈夜宴图〉,超厉害。这图有五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宾客们或站或立,乐伎弹奏琵琶。画面上,看得出,南唐的官服,保留了唐朝的样式,也等于说明南唐是以继承「大唐」做为政治号召的。
韩熙载在现场。
他坐在坐榻上,视线投向表演琵琶的女子。但,引人好奇的是,他的脸,很淡漠。琵琶演奏什么乐曲?我们不得而知。但推测,既然迎宾,总不会是哀怨曲目吧!韩熙载干嘛一副漫不经心的神态呢?
做主人的,没必要装酷吧!我卖个关子,我们慢慢沿着卷轴,慢慢看。一幅画,伏笔了南唐的国运。一幅卷轴上,说一整晚韩熙载的豪门宴。如果是西画的画风,会从单一视角,纵贯宴会全貌,远近大小,有清楚的视差。
可是,你看〈韩熙载夜宴图〉,无法从现在我们接受的西洋绘画观点切入。一幅平行的卷轴,是时间序列的推陈,是空间结构的并立。
〈夜宴图〉第一景,韩熙载陪宾客一块欣赏琵琶演奏。他一脸茫然。
第二景呢?他换了件宽容袍子,干嘛呢?他的宠妓王屋山上场了。韩熙载非常宠爱她。画面上,她摆了一个舞姿,后人考证,她跳的是〈六幺〉,也就是,唐诗里常见的〈绿腰〉。
韩熙载亲自为她击羯鼓。宾客有人在一旁起哄,击掌助兴,我们固然无法从画面上,听到现场的击鼓声,助兴叫喊声,但画面之生动,千百年后,依然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现场的激动。
但,要注意,韩熙载的表情,还是很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