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5000亿军宅大方送 国库成冤大头
文/林洧桢
2009年2月,《财讯》第322期以「王如玄是军宅投资高手,劳委会主委大发眷村改建财」为题,独家报导王如玄的军宅投资术,只不过当时没人想得到,这则报导如今竟会随着王如玄变身国民党副总统候选人,而成为全面引爆军宅争议的关键引线;其实王如玄不过是军宅争议的冰山一角罢了,如果不是制度让「军宅」成为可获暴利的标的,又怎会有众多「王如玄们」趋之若鹜?何况,更值得深究的,是藏在军宅背后、把国家资源变少数私人财产的不公不义,因为20年来,这已经花掉台湾超过5000亿元的公共资源。
「过去我们住的房子不用缴钱,只有使用权,一直到谈了好久的眷改确定后,因为父亲是退休的高阶军官,我们才分到一户34坪、最大坪数军宅(一、二级上将则可分配68坪户型)。」一位近年才入住北市军宅的王姓军二代表示,这房子可以登记产权,要负担一些税金与管理费,据他了解,房子现在市价已经达2000、3000万元;不过房子还在5年闭锁期内不能卖。
但让他疑惑的是,听说社区内有2户人家因为缺钱已经把房子卖掉,不知道是怎么卖的?最近看到王如玄军宅事件爆发让他很紧张,但他父亲说,「这是我为国家贡献一辈子换来的,也依法缴了约房地价两成的配售价才买到的,要我不用担心。」
花100万买房10年翻升到3000万
退役军官陈宝富曾在媒体报导中指出,自己过去居住在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的雨后新村,土地产权一直是国家所有,直到○五年雨农山庄眷改完成配售后,才由眷户负担2成、约100多万元可享有优惠贷款的自备款,其余8成由国防部负担的方式购得。
从上述两个案例中,最让人称羡莫过于用两成房价就能买房。一位过去长年在北市照顾退休高阶军官的看护游妈妈就表示,虽然与军官家属相处融洽,但多年来一直想问的是,「当我与我的小孩拚了好几年都还买不起一间自己的房屋时,为什么这些军官有高额退休俸与免费的房屋来供养还不够,竟然还要这样贱卖国家资产给他们当家产,难道我们劳工就不是一辈子为国家贡献吗?这实在太不公平!」
从上述这位军二代的案例,就算是以市价两成取得成本,单这样一户军宅透过眷改转送,利润就上看2000万元以上,而陈宝富取得的雨农山庄住宅,多数户型规画约为57坪,经过10年时间催化,如今在五九一售屋网上,一户要价已是3180万元。也许正是这样诱人的利益,才让不少投资客如此偏爱军宅投资,这从位于北市万华区青年公园一带的新和新村眷改案就能清楚看出…(本文截自财讯493期,详全文)
相关报导王如玄是军宅投资高手 劳委会主委大发眷村改建财王如玄认了!确实买过5户军宅 获利7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