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东没有「门票」 巡回魅力万人秒杀 真替独立音乐注进活水?
说到草东没有派对,大概是台湾最难买到的乐团门票,2018《如常》巡回场在4/20再度被秒抢,假文青的朋友们几乎都没有抢到,脸书滑下来整排动态都是脏话,对于一群玩团出身、流连于各练团室及音乐展演空间的人们来说,实在是件能够预测又忍不住嗤之以鼻的事情,不禁想着:那些抢票的人真的有在听独立乐吗?这些人潮如果平常会去听团,那以音乐维生的人就不会那么辛苦了吧?诸如此类,但心里又无法否认草东的魅力。
虽然本人聆听独立乐团的时间没有饶舌来的长久,但曾有在live house(音乐展演空间)担任企划的经验,接触过不少乐团,这次想来谈谈台湾的独立乐团,接着也会为酸酸们做些乐团推荐,也许你会和我一样一试成主顾。✿先来谈谈「独立音乐」是什么?
「独立音乐」这个词汇源自 80 年代英美兴起的 Indie Music,「Indie」指的是「Independent」,是当时一些小厂牌及坚持全自行创作的乐团,以低成本、低曝光、独立自主精神推出的另类唱片,形成一种次文化。但「独立」音乐不只是单纯形容制作过程的独立,也是种「自我追求」的表现。
「独立音乐」常常会和「地下音乐」、「非主流音乐」、「另类音乐」、「摇滚」、「庞克」这些名称一起出现,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1)地下音乐? 早期的科技与资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全制作音乐的过程相当费时费力费钱,所以「独立音乐」可以指称全独立的制作过程,创作、录音、出版全由音乐家或乐团自身独力完成,不透过经纪人及唱片公司进行行销包装,因此粉丝数量较线上音乐少。但现今网路发达,拥有更多的软硬体设备,透过youtube或是各个音乐平台,可以快速便利的发表歌曲,听众越来越多,不再是只存留于地下的文化。曾有地下乐团社群内战表示自己不是个活于「地下」的团体,此种说法有些鄙视自己,许多团逐渐改以「独立乐团」自称。
(2)非主流音乐?另类音乐? 独立音乐有别于主流商业唱片,拥有自己的音乐品味。为什么主流音乐总会商业化呢?在资本主义结构下,这是无法避免的情况,想要赚钱就得考量大众口味,笔者认为「KTV文化」是影响流行音乐的主要关键,休假时和朋友去唱歌一向是台湾人的主要休闲,一首旋律容易、歌词浅显、歌手知名的歌曲,通常是必点的歌曲,人人都能跟着哼哼唱唱,比较容易练习演唱,而现在「抖音」、直播、轻便型麦克风也成为潮流,想要唱好歌并非难事,为了提供这样的需求,供给的音乐商也推出更多极为类似的流行音乐。相对而言,独立音乐有着自己的坚持,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不同主流的陈腔滥调,可以称为非主流或是另类。
(3)庞克?摇滚? 在早期的西欧音乐圈,独立一词是有特定的曲风,但台湾的独立音乐风格较为多元,可能一个团就混合多种风格,所以独立指的并非是风格名称,而是态度。▲相片提供:小地方展演空间
✿哪里可以听到乐团呢?
live house音乐展演空间(The wall、Revolver、Pipe、女巫店、小地方、海边的卡夫卡、河岸留言等等)或网路平台(streetvoice、Youtube、Soundcloud)。
(1)live house音乐展演空间
说到live house音乐展演空间,假文青想分享自己成为独立乐迷的原因,永远无法忘记第一次听团的悸动:
「希望能够再有好多个这样的夜晚,可以用来虚度和浪费,窝在小小的空间,几瓶啤酒,微醺微醉,分不清陶醉的酒精、音乐、或是氛围,想唱就唱、想哼就哼,激动就尖叫、感动就掉泪。」
音乐最大的魔力大概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明明不认识旁边的听众,却会为了同样喜爱的音乐一同摇摆哼唱,甚至一开口就聊个不停,而那些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乐手们,也是平凡人,和我们一样为了生存而努力,我想这就是我喜欢非主流音乐的原因:他们不是偶像,不是被创造出来崇拜的商品,他们很平凡,可以是任何努力的人兼顾着多种身分,踏实地从事喜欢的事情,只是刚好兴趣在舞台上散发魅力,也确实相当亮丽。
回到live house本身,乐器的轰鸣声是现场才能体悟到的,于是我有了听团的习惯,一个月平均会看三场乐团表演,刚开始无法理解「后摇团」为何没有人声,仍有那么多人热爱他们的音乐?在大量聆听后,竟然也迷上这种仅有乐器声的编制,甚至不停播放歌曲的间奏,感受大鼓小鼓、吉他贝斯、钢琴提琴等等的和鸣。随着听团次数的增加,耳朵跟着被开发,能够听出来的乐器种类愈来愈多,这是以前没有想过的事情。酸酸们可以去亲身体会看看~
推荐:大团开发The Next big thing这是和大志报Big issue合作的表演,每年三四月份的杂志会附上两张门票兑换卷,现场票价200元。每个月会有一场大团开发The Next big thing乐团表演在华山Legacy,让观众用优惠的价格感受到高规格的演出,希望可以开发更多乐团。今年更搭配了十场讲座,邀请观众和音乐人进行互动,更能接触到这些文化。
(2)streetvoice
对于完全没听过乐团的新鲜人而言,streetvoice是个非常棒的选择!streetvoice有分为网页版和手机App,不论是出门时戴耳机聆听,或是在家上网搜寻,都是极为方面的网站。里头有不同的曲风分类、达人推荐、排行榜,如果不知道怎么下手的话可以先随便点选,等到有听的喜欢的歌曲,再连结到该乐团或是同种类歌曲。方便的是,任何人都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到streetvoice,让其他人聆听,这对于创作者是个容易被看到的机会。
基于前面说的科技日新月异,能够轻易的在网路上听到作品,加上各大音乐祭的蓬勃,乐团和听众逐渐成为流沙,聚集的快、消散也快,渐渐地越来越少人会愿意去现场听团,并且只会唱主打歌,不知道该团其他歌曲或是成员。这是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在首尔、东京、纽约等等国家,随处都可以感受人民对于音乐的重视,人民的重视与国家的影响是双向的,若是台湾的听众只在乎流行音乐,自然政府对于乐团的补助不会增加,那些批评台湾没有好音乐的人,仍旧聆听着流行音乐,默许高产量低品质的行为,或是仅关注国外乐曲而忽略台湾也有许多未被发现的好音乐,同理在体育、美术、文学方面,台湾的艺术家亦没有得到该有的关注支持,在政府注视问题前,更实质的做法是民众掏钱观看赛事与展演,到现场一同参与。
回顾草东没有派对得到「最佳新人」、「年度歌曲」和「最佳乐团」三奖,对于独立音乐圈整体是件好事,代表有更多人注意到这些被掩盖的光辉,希冀大家在抢票的同时,也能注意更长久的效益,草东没有派对不可能永远不灭,但音乐会永恒不毁,批评国内文艺产业格局大小的同时,也该思索如何改变。最后附上草东没有派对的大风吹~
「哭啊 喊啊 叫你妈妈带你去买玩具啊快 快拿到学校炫耀吧 孩子 交点朋友吧哎呀呀 你看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啊那东西我们早就不屑啦 哈哈哈」
我想,这是流行音乐听不到的吧。
→回顾假文青的音乐介绍文♡♡♡01松山区与迪拉胖:最chill饶舌中生代「颜社」世界巡回瞄准小巨蛋02潮流偶像龙虎门:听完《买榜》别忘嘻哈龙虎门! 熊仔x吴卓源强占排行榜03九零后与陈小律:音乐厂牌卖猫砂求生存!九零后「战犯音乐」跨领域经营 04本土饶舌与人人:本土文化串进饶舌!南台湾「人人有功练」开班传授嘴上硬功05幕后功臣编曲者:饶舌幕后功臣「beatmaker」 想写歌先分清编曲与作曲番外篇──邪门歌:听起来够邪门! 5首「超松歪歌」教你击败人生状况剧
【老派假文青的粉丝页开张溜~点进来一起听音乐,看电影,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