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实现天马行空想法 36岁台湾人变日本上市公司社长

实现天马行空想法 36岁台湾人变日本上市公司社长。(示意图/shutterstock提供)

遭遇大时代的危机,有人随波浮沉,却也有人不向命运低头。

2008年金融海啸冲击全球,在那个毕业即失业的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研究所有一名台湾学生,找不到工作,开始跑单帮创业,一步步建立出一个跨饭店、商办、健身房的不动产事业王国。

今年3月底,36岁的他更接下日本最大复健中心加盟品牌Artra社长,是日本东证(东京证券交易所)一部上市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台湾籍社长。

他是苏干闻,从未接触过复健业,却被Artra创办人兼会长久世博之相中,在公司发展面临瓶颈,去年营运出现亏损时,邀请担任救火队

借钱、贷款买木屋做民宿

靠跟客人聊天学习代管物业

为什么是他?

故事要从他「失业即创业」说起。苏干闻在台湾读小学时,随父母移民澳洲,后来因迷上日本动漫而赴日留学。原本志向是到任天堂工作,不料一场全球金融海啸让他求职无门,于是,他和朋友合作创业,做起批发蜂王胶、化妆品、澳洲绵羊油等小生意

有一次,他和研究所同学前往日本长野县白马露营,沿途发现有一片荒废的小木屋出售,「我也不知道哪来勇气,就去问他们要卖多少,」他接受商周专访说,后来向家人借钱及贷款,用3千万日圆约合新台币797万元)买下18栋小木屋,成为当时唯一在白马经营民宿的台湾人。

凭借着在希尔顿、大仓酒店打工的经验,苏干闻土法炼钢做起旅游业,亲自开车往返白马和成田机场载客,一趟时间相当于台北高雄来回,「最高纪录我可以一周跑5次,老实说我当时才20几岁,体力当然是没问题,而且我很喜欢跟客人聊天,就当作吸收新知,」他说。

以台湾客为主的他,在接送途中与不少想在日本投资不动产的富豪聊了开来,后来开始帮忙与房地产卖家沟通、代管物业,「还可以从中偷学如何投资不动产,甚至我也跟着买,」他说。

滑雪民宿在全盛时期,一个冬季营收可以达到1亿8千万日圆(约合新台币4700万元),而他趁着春夏滑雪淡季时,从协助代管到自己投资经营不动产,事业越滚越大,接着,又碰上了一场大环境的危机。

遇大地震被逼着转型

比Airbnb更早经营短租公寓

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重创观光业,「我几乎可以说是快破产,」苏干闻说。

国外观光客一夕间归零,他苦思出路,想到将民宿开放给旅客跟宠物一同入住,走在当年风气之先,「我算是被逼着转型,又开发出新东西。」他苦笑着忆起当时情景。

大地震让他体会到「倚赖国外观光客,这门生意并不是那么稳定,」于是,他选择在观光客回流的时候,将白马民宿出售,回到东京全心投入物业管理。做到一定规模后,他发展出自己的团队,甚至发现房子维修找的水电公司几乎都做他的生意,「我就干脆购并他们公司。」

他将旗下的物业重新装潢,在共享民宿Airbnb还未崛起的年代,就透过国际订房平台Booking.com进行短租,当时该网站上几乎有一半的东京短租公寓是来自他。

但,好景不常,随着Airbnb在全球盛行,加上日本在2018年推行民泊新法,他旗下的短租公寓突然从合法变成非法,曾有长达半年的时间没有收入,差一点就现金周转失灵。

「人跟经济都是会重复循环的,」他表示,两次濒临破产的经验,加上大学主修经济史所培养出的认知,让他体悟到「没有一门生意可以永远一直好下去。」

于是,他重新调整脚步,把饭店、出租公寓、出租商办或店铺,调成各占1/3,命名为1/3rd Residence集团。同时,为了降低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风险,他又从不动产管理跨足健身房产业。「一个经济体就是关乎人的生老病死食衣住行,那我觉得我擅长住,我可以发展出健康,」他说。

「管200间房子跟管2万个会员,都一样是做管理,都是在收租金。」苏干闻解释,物业管理跟健身房乍看不相干,但其实本质都是收租,只是商品跟定价策略不同,只要优化系统,就能做有效的管理。

去年8月,他发表了一款健身镜,因为有双向互动的功能,目前已经售出约5千台,引发日本健身业界关注。

其实,他最初的发想,是为了打造饭店远端的check in/out设备,以节省人力,没想到遇上疫情,在没有来客的惨况下,团队不得不调整研发方向,想不到意外搭上居家健身潮流,在日本暴红

为这款健身镜代工的欣兴电子智能产品开发部长林棱偕,用「极致」形容苏干闻对于细节的要求,例如,研发过程中,荧幕画面的清晰度镜面反射一直没有办法达到平衡,双方来来回回调整了十几次,才达到苏干闻满意的效果。

健身镜结合银发市场

创举连连,获复健集团延揽

但,危机意识让他思考,若只靠健身噱头跟潮流,产品寿命无法延续,必须找到稳定的内需市场,「我将产品定位为生活家电,订阅的内容还包括跳舞、教小朋友说英文等。」他说。

与苏干闻共同研发健身镜的督洋生技日本分公司社长游晋豪,形容他「善于实现别人看来天马行空的想法。」

看准日本高龄化市场,苏干闻规画在健身镜导入复健内容,让银发族或是身心障碍者在家也能够做复健。不安于眼前红利的企图心,被Artra会长久世博之看见,大胆延揽他担任社长、改造这个有2897家据点的复健集团。

苏干闻盘算,全日本有4万多家复健中心,相当于日本超商门市总数的2/3,如果能将健身镜应用在银发族跟复健照护,将可大大提升通路与市占率

他还发现,日本复健中心营收多来自政府的医疗保险,加上人事成本高,因此很难有大幅获利,而透过健身镜的机能训练、智能训练功能,就可能为每间据点省下1到1.5个员工的人事成本。但他也坦言,接下来在Artra的挑战,是如何打破日本复健中心旧有的照护模式,让人们愿意接受新科技。

拥有跨台、日、澳三国文化的经验,让他在相对保守的日本发挥了弹性特长,「要融入一个文化,你要先理解对方的价值观,」他说自己一路走来都是在第一线工作,必须理解每个不同产业所重视的细节,才能满足对方需求,养成了他能整合不同领域专业的能力。

「外界看我做很多产业,但其实我做生意的道理,就是围绕服务这个同心圆。」采访最后,他谦称,自己一路走来都是用最笨的方式创业,每一项都是先体验再去调整。其实,正是这份勇于尝试、体验、学习的心态,让这位连续创业家的同心圆,越展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