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逼辞联电董座 张忠谋与曹兴诚30年后一握泯恩仇

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右一)上台致词前,先与台积创办人张忠谋(右二)握手致意,张忠谋也立即起身回礼。(庄旻静摄)

竹科四十周年国际论坛,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15日同台领奖,成为全场焦点。2人所执掌的台湾晶圆双雄为台湾晶圆代工产业强劲实力的后盾,外界对于2家半导体大厂曾经掌门人的恩怨情仇也格外关注。

曹兴诚事后受访表示,两人之间没有心结,是媒体作文章,会邀约张董聚聚,并称赞台积电发展至今天规模,非常不容易,他很佩服。

1974年,由时任行政院秘书长费骅经济部长孙运璿交通部长玉树政府高级官员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研究主任潘文渊讨论台湾经济如何从出口导向型转型,最终决定,借由政府的主导来发展积体电路产业,于工研院成立「电子工业研究发展中心」,后来成为工研院电子所,就此发展积体电路技术,并派员海外培训人才。

随着良率大幅提升,加上示范工厂扩张产能资金愈发提高,工研院身为研究机构,准备开启的第二期积体电路研究计划,与其发生排挤效应,因此选择将示范工厂切割出去,并在1980年成立联华电子(联电)。

至于工研院电子所的「超大型积体电路计划」,时任行政院长俞国华希望民间持股能达到51%,但台湾企业家信心缺缺,募资不顺之下选择与外资合作,最后在行政院开发基金投资 48.3%、荷兰飞利浦公司投资 27.5%、台湾民间投资24.2%之下,1987年台积电成立。

联电成立之初,时任工研院院长的方贤齐担任董事长,华泰电子创办人杜俊元担任总经理,原工研院电子所副所长曹兴诚则是担任副总经理,并于1982年升任总座。1985年,张忠谋来台并接任中研院院长及联电董事长,但随着1987年台积电成立,张忠谋担任2家公司董事长。

直至1991年,曹兴诚与其他联电董事以「竞业回避」为由,联合要求张忠谋辞去联电董座,也因此事,市场认为是2人竞争关系的开端。

联电一开始走垂直整合模式(IDM),包括上游的IC设计、下游的IC封测公司,让晶圆代工的产能利用率能维持在一定程度。但营运要兼顾所有面向,这与专做晶圆代工的台积电出现明显差异。1995 年,联电开始转型为纯晶代工厂,开始台积电竞争,并与各家IC设计厂合作成立晶圆代工厂,随后逐步拆分内部成立的IC 设计公司,避免客户担忧竞争关系,但随着台积电早年专注在晶圆代工业务,加上依靠自身研发制程取得先机,让市场认为台积电更是晶圆代工方面的王者

据《科技新报报导,从台积电今日规模、营运等层面来看,台积电身为晶圆代工龙头当之无愧,但当年联电成立时就开始发展晶圆代工,张忠谋是来台湾并在台积电成立后才开始执行,曹兴诚认为他是采用晶圆代工模式的第一人。不过,从张忠谋的自传以及事后叙述来看,他在德州仪器时期就萌生相关概念,来到台积电只是实践这个想法。

但随着台积电与联电分别在2003年台积电发展出0.13 微米铜制程、28奈米制程之战,联电也在2018年宣布放弃12 奈米以下先进制程研发,目前就只有台积电、三星电子以及英特尔还有办法进入先进制程,联电则是专注在特殊制程研发,并站稳12奈米以上制程。

曹兴诚宣布退休后,逐渐淡出台湾半导体产业,但仍不时在报章杂志分享自己对整个半导体看法。张忠谋一度在2005年交棒现任联发科执行长、时任台积电执行长的蔡力行,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张忠谋重执兵符整顿台积电发展40奈米、28奈米制程,直到2018年才交棒给现任董事长刘德音、总裁魏哲家,创立双首长制度,2人也在张忠谋退休后面对电脑中毒、光阻剂异常事件,但随着先进制程布局完善,2人带领之下的台积电股价与张忠谋退休时相比,上涨超过1倍,技术上持续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以及与客户密切合作加强业务关系。

晶圆双雄也在如今成为支撑台湾半导体发展的重要支柱,台积电今年7月底受到英特尔宣布延迟7奈米制程研发,股价直接冲破400元关卡,迎来台股权值王少见的涨停亮灯,截至15日收盘,台积电股价来到504元,日前收盘高点甚至来到524元,市值站在13.07兆元。联电则是在美国商务部宣布制裁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迎来转单效应以及大陆经济强劲复苏后的半导体庞大需求,股价从7月初的17元区间,一路上涨至日前收盘高点50.9元,创下18年来新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