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是怎么成为护国神山的

(图/翻摄台积电历史照片)

最近全球汽车晶片缺货,许多国家透过政府和台积电等厂商联络,希望能增加晶片供应。根据最新统计,积体电路去年占我国出口比率升为36%,达1225亿美元,约是10年前的两倍。看来半导体的确是重要产业,也难怪台积电被称为「护国神山」。

那台积电是怎么创立的?台湾半导体产业是怎么来的?基本上,要从1974年讲起,那时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在此之前,台湾出口非常畅旺,在延长国民教育为9年的1968年,台湾出现了「路易斯转捩点」,也就是从乡村转到城市的「剩余」劳工已经用尽,低阶工人薪资上升速度开始高于高阶工人;此时一方面经济高速成长,一方面贫富差距减少,是「均富」的最佳公式

但石油危机一来,打破了局面,经济成长骤降。当时的行政院长蒋经国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是推动十大建设,二是在1974年初找行政院秘书长费骅来,请他研究一下台湾可不可以发展新兴科技项目。费骅找到当时的电信总局局长,也是他上海交大同学方贤齐,二人商量后决定找另外一位在美国工作的上海交大同学,就是在RCA担任研究主任的潘文渊。经过初步的研究,潘文渊写了一个文件,建议台湾从美国引进积体电路制造技术。于是费骅和方贤齐请潘回国,跟当时的经济部长孙运璿见面

他们见面的地点是南阳街的小欣欣豆浆店,当时参加的人一共有7位:费骅、孙运璿、方贤齐、潘文渊、高玉树交通部长)、王兆振(工研院院长)、康宝煌(电信研究所所长)。会中孙运璿问了两个问题,一是多久可以完成,二是要多少经费。潘文渊说大约4年,经费大约1000万美金。孙运璿拍板决定推动。

潘文渊回美国以后,为了避嫌,牺牲了本来可以得到的满额退休金,而从RCA提前退休。他也邀集了美国当地的华人专家,组成一个义务性质的技术顾问委员会,在这些专家的家里轮流开会讨论。后来他们选定CMOS(互补式金属氧化半导体)技术作为主要学习目标,有别于当时流行的NMOS(n-管道金属氧化半导体);这是重要的决定,后来证明押对宝。

政府根据他们的建议,发了邀请函给14家厂商,其中7家回复有意愿;顾问团就从7家中挑出3家,分别是通用仪器、休斯、RCA,最后建议选择RCA。政府遂和RCA签约,并由工研院派出第一批19位年轻工程师去RCA工厂接受训练。这19位里包含后来担任工研院院长的史钦泰,和半导体业要角曹兴诚

工研院在1980年转成立联电,做技术移转,曹兴诚就在那时转到联电,并于1982年升任总经理;联电开始生产电子手表用的积体电路,销路渐渐打开。另外,1979年政府通过「科学技术发展方案」,建立科技顾问制度,并经研讨后决定在半导体方面更上一层楼,发展超大型积体电路。当时经过孙运璿、李国鼎徐贤修等的邀请,张忠谋于1984年回台,先担任工研院院长,发展6吋晶圆技术,并于1987年至工研院转成立并做技术移转的台积电担任董事长。

联电和台积电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很多人不看好,在民间资金的募集方面都曾遭遇困难。可是到了1980年代后期,半导体业的重要性已经十分明显,民间业者开始投入,加上工研院将更多周边技术移转出来,于是台湾出现半导体业生态雏形。到了1989年,台湾已有IC设计业19家、光罩制造2家、设计工具2家、IC制造12家(含联电与台积电)、封装11家、测试2家。

当然,时空环境不同,以前的作法不再适用现在的半导体产业,台湾很幸运地已经进入了一个民间业者可以主导技术开发的阶段,其能力应当已经超过官方。但政府还是有重要的角色扮演,就是人才培育。当初徐贤修提议成立科学园区,而且主张设在新竹,就是想仿效美国北卡州的三角研究园区,让产业贴近大学。这个决策具有远见,其方向到现在还是重要,值得重视。(作者为东吴大学巨量资料管理学院讲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