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好好旅行.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再壮丽的旅行都会结束,但这不是件哀伤的事。因为经历过的事不会消失,一切,才刚要开始。」关于旅行之于人生,这是蓝白拖做下的诠释。
描述自己是「游走在叛逆与理性中的七年级」,对照蓝白拖的生涯轨迹,确实是。当兵前,没学过游泳,但服役海军时,他自愿加入特种单位当潜水员。退伍后,没学过电影,却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寻找和电影有关的工作。直到没钱了,跑去当业务卖电梯,但为了探索人生的答案,他又当起背包客,离职旅行了整整一年。
现在,蓝白拖的身分是作家,创作主题多半也围绕着旅行。不过,比起同世代的其他作者,他谈旅行,倒是少了几分纯粹的自我和恣意,却多了几分务实和延展。就像这个月由《Cheers》杂志和天下杂志出版共同出版的新作《给回来的旅行者──人生,才是你的正职》,从旅行出发,但探讨更多的,是旅程结束后才要真正展开的人生篇章。
曾几何时,不管是停下脚步,给自己一个「空档年」(gap year),或是挑战自我、来趟「壮游」,乃至于只是暂时转换环境的「出走」,「旅行」从本来一个只是描述移动状态的动词,变成了一种充满想像、勾动渴望的梦想。然而,它铺陈的究竟是梦想本身,还是梦想前方的台径?透过旅行,旅人到底要看见什么?
作为一个「回来的旅行者」,蓝白拖提出他最真挚的观察与分享。
Q为什么这本新书特别写给「回来的旅行者」?
A上一本书,我写给「未来的旅行者」,之后收到很多读者回馈,希望我讨论一些旅行回来后的问题。当时没有谈太多,因为我自己也才刚回来,不过经过这2年多,我观察了很多旅行者,从他们身上看见很多线索。
旅行之后,通常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完全不能适应原本的生活,觉得外面好太多,回来之后不快乐,所以反射地急着想再出去;另一种是对于现况,反倒有了新的接受和理解。像我有个朋友本来计划出国一年,实践“gap year”,但出去后发现和想像不一样,几个月后就提早回来,找了份稳当工作,就算生活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再有太多抱怨。
回来之后的结果,有时跟出发前的动机有关,你观察大家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跟以前比较,现在大家对于出国旅行,普遍有种向往。我不是说以前的人不向往,但或许资讯没有那么多、那么快,旅行也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于是如果朋友都去了,自己没去,会很焦虑。就像身边的人都已经结婚、生小孩一样,带来一种压力。很多人会受这种群体的影响。
有些人则是透过几次小旅行,觉得旅途中互助的经验很温暖、很棒,所以在心中埋下种子,想去体验一场时间更久的大旅行。我看到很多人容易对旅行抱着过度期待,但这就像谈恋爱一样,每个国家都是一个情人,投入以后到底要怎么拿捏,这是一门功课。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Cheers》181期】【本文由Cheers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
何时该辞职?一份工作,至少先做满「3年4个月」如何卖出好业绩?ZARA教我比口才还重要的1件事最好离职理由的基本原则:不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