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融/齐柏林的未竟之志,可能与中华电信无关
文/陈乐融
为什么我听到这些话都没有多开心?在野的即将卸任国民党主席洪秀柱:「齐柏林是国民党优秀党员。」
任何有智商的人,都会发现此时此地说这句话并不讨喜。
在朝的行政院环保署长李应元:「齐柏林对环保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
▲国民党团召开「悼念齐柏林,真心爱台湾」记者会。(图/国民党团提供)
那要置原住民文化、天文地理学者、环保团体与志工、各级环保立法与现场执法人员、推动关心环保议题的媒体人——甚至,堂堂中央单位环保署——于何地?
中华电信董事长郑优:「将与齐导演制作团队洽商,全力支持『看见台湾II』继续拍摄,完成齐导演的未竟之志。」
纪录片不是商业剧情片,剧本在,可以换导演,换主角。好莱坞许多企划案经常这样经年累月翻新组合。
纪录片需要观点,需要临场决策,需要冒险犯难,需要突破环境限制与受访者心房,需要对整个命题沉思、推翻、再深思。
▲齐柏林、吴念真《看见台湾II》开镜记者会,看见台湾2。(图/阿布电影提供)
我不知道阿布电影公司接下来的负责人是谁,实际经营者是谁,以及,最重要的,愿意接棒投身空拍志业的导演是谁?
在没有公布导演情况下,我不知道「看见台湾II」会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坦白说,时隔多年,连齐柏林自己会拍出什么样的「看见台湾II」我们都不会知道。必须等2019年作品出炉了说话。
当初「看见台湾」上片前一个月,我就写过一篇正反并陈的评论〈「看见台湾」:另一种高度看台湾的美与恶〉,尽管我非常鼓励大家去看电影,仍求好心切就作品提出许多个人观点。
▲导演齐柏林。(图/资料照)
承齐导演不弃,诚实又诚恳地与我深谈。他认同我的求全责备,但也说出若干筹备与制作内幕。历经初始投资伙伴的撤退,孤立无援的困顿,乃至有政商后续接手,却对其理念与角度有所限缩...
甚至他坦承自己拍平面出身,论记录长片还是新手,难免有许多不完美不成熟处;为了完成这部开创之作,更需要各种妥协。
我猜想,2017年的齐柏林,不管财务或制作,对「看见台湾II」都能享有更大主控权了。可惜,天不假年。
所以,就算2019年(甚至更早)我们还会看到一部「空拍片」大张旗鼓上市,其实应该要当成全新的一部片,而不是「看见台湾II」。
可惜,这个IP太好用、太值钱、太政治正确,可能很多人不会放过。
●陈乐融知名创作人、媒体人、策划人。游走于作词家、作家、主持人、编剧、文化评论家、品牌及营销顾问、人文心灵讲师等多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