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融/《四十年》:玩味音乐、历史、政治与人情

文/陈乐融

民歌四十年系列活动衍生出之纪录片。看之前情绪矛盾,因为从提议中华音乐交流协会可以找外界合作拍摄上院线之纪录片(而非活动侧拍记录),到真的选定制作团队无缘参与,两年多后要在大银幕成品,多少有点忐忑。

▲《四十年》剧照(图/牵猴子提供)

看完跟朋友说,还是很乐意推荐,也高兴留下这些影像。不只人物访谈、跟拍与2015年小巨蛋演唱会片段,还剪接进去民歌二十、三十演唱会部分回忆。

情绪一直平稳,触动想哭的是胡德夫、杨祖珺和包美圣段落

▲《四十年》剧照(图/牵猴子提供)

片中看到音乐、历史政治,也玩味人情。众多年轻与此时的对照,传主或健康或病弱,或明朗天真或沉吟婉转,这几年曾拍过众多「资深音乐人口述历史」计划的侯季然导演,没有太被能歌擅讲会做表情艺人拉着走,维持着我认为满体贴客观距离

但当然,这仍是同温层的共鸣会极大于普世的一场音乐派对。陶晓清李建复致词时说会反复看上多遍,但很多青少年观众可能完全没兴趣

纪录片若聚焦冷僻专业事件小人物故事,观众被牵着走的成分居多,导演俨然上帝;但一横跨几十年犹有商业余温与论述余地流行音乐群聚文化,太多幕前幕后观众听众的感受与记忆,绝非这两小时纪录片能涵括或满足。

▲《四十年》剧照(图/牵猴子提供)

侯季然(抑或出品单位)终究选择了自己比较擅长、或院线片比较讨喜的人物抒情基调,而完全放弃校园民歌运动更多从社会、政治、媒体文学、商业、国族可以正反论辩的可能。连「民歌」为何能以某种类型侧身华语流行音乐史歌词旋律编曲、演唱等专业研究角度,也一概阙如

不过,面对庞大题材的挂一漏万,是任何纪录片在路线体量上都必揹的「原罪」。我们也就别太苛求。

●陈乐融知名创作人、媒体人、策划人。游走于作词家作家主持人编剧、文化评论家品牌营销顾问人文心灵讲师等多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