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风电第三阶段容量大增至15GW 国产化让步可只做6成

经济部能源局今天公布「第三阶段区块开发选商机制」最后修正版,吸引引3、400名国内外风电开发商、保育团体到场关切。(图:王玉树摄)

攸关离岸风电未来10年大饼游戏规则出炉。经济部能源局今天公布「第三阶段区块开发选商机制」最后修正版,将原本2026到2035年预计释出离岸风电10GW(百万瓩)容量目标,一举提升到15GW,大增5成,让开发商有更多开发量,10年累计产值1.3兆元台币。不过国产比例同意厂商只要达到总开发容量6成即可,给予开发商弹性

由于这是台湾离岸风电最后一块大块,今天说明会也吸引3、400名国内外风电开发商、保育团体会场,关切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第三阶段区块开发规则去年其实就已公布,但释放数量、国产化项目厂商有意见,拖延数月,能源局今天终于公布最新修正版本。原本区块开发每年要释出1GW,10年共10GW装置容量,新版提升为每年1.5GW,10年累计丢出15GW,连同第二阶段潜力场址开发的5.7GW,等于2035年台湾离岸风电装置容量将破20GW。

这15GW切成2阶段「前9后6」执行,从2026年到2031年先释9GW,6年期间每2年丢出3GW。2032到2035年,这4年再释出6GW,不过第二阶段细节要等第一阶段选商结束、看国产技术发展,再行规划

要参加第一阶段9GW容量开发商,经济部规定要先通过「资格审查」,之后再进行「价格评比」。前者就是看技术、财务能力,最重要是产业关联性(国产化程度),业者须达到申设容量的6成,另外加分项目(风机海事工程)要有10分才行,后者价格就是比出价,越低越容易得标。

何谓申设容量6成,经济部工业局组长林华宇表示,如果一风场有30支风机,就要有18支需百分百国产化,也就是要符合官方定的26项关键项目。其他4成则给予弹性处理,厂商可国产也可海外采购。但遴选规则设计加分来奖励,国产做得越多分数越高。

不过相较先前离岸风电第二阶段潜力场址遴选阶段,开发商容量必须承诺做到27项国产产业关联项目,这次却只要总容量6成达到即可。相对来讲,是一种现实妥协。

区块开发草案在参酌厂商意见后,近期就会定版公告。经济部表示,想要抢标厂商须在2022年6月底送件,8月会公告最后结果

另外,经济部5月底也将公布离岸风电「场址划设」区域,把台湾海域空间划为低度(绿线区)、中度(黄线区)、高度敏感区(红线区)。红线区属于对航道生态冲击区域,厂商找风场需予避开,否则可能通不过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