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 南投草屯「牛墟」现牛山人海
牛墟是早期农村时代的牛只交易市集,大型的牛墟交易量一天甚至能达到1000头以上,牛贩间也有自己的一套专用术语及计算符号。南投县草屯镇工艺乐龄会馆附近就是早期牛只交易的场所,文化部工艺中心特别邀请到工艺大师陈培泽把现代艺术和在地文化结合,让大家都能透过另类的方式体会早期生活的点滴。
文化部工艺中心许耿修主任表示,虽然经费有限,但中心尽力邀请工艺大师陈培泽艺术家为工艺乐龄会馆制作公共艺术,让在地文化与工艺创作的结合透过公共艺术呈现给民众。
草屯镇洪国浩镇长表示,牛墟文化是草屯镇重要资产,尤其原本工艺乐龄会馆的所在地更是早期牛只主要交易的场所,故在公共艺术规划初期,便与工艺师建议以在地牛墟历史来呈现,让镇民可以透过公共艺术将历史记忆传承下去。
陈培泽老师表示,牛墟不仅是交易的市集,亦是农村居民联络感情之处。从前牛墟交易的场面不亚于节日庆典,人潮和牛只可用「人山人海」及「牛山牛海」来形容其中的热闹、温馨,浓厚人情韵味是长辈们不能抹灭的记忆。故公共艺术以钢板设计牛只及人像的剪影,重新组构出一幅牛墟的视觉意象,借此设计,了解牛墟文化曾走过的风华岁月和其中隐含的珍贵情感,让下一代记得草屯这片土地往日的风情故事。
「牛墟印象」为高478公分的立体钢雕作品,底座为400公分圆形基座,座落于在地历史悠久的大樟树旁。欢迎来到草屯镇的朋友们前来欣赏参观,地点在草屯镇大成街188号(大成街与玉峰街交叉口)。
▼贵宾与公共艺术合影-(左1)陈培泽老师、(左3)洪国浩镇长与(左4)工艺中心许耿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