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民 | 职称评选重启后,老师们留意起了办证小广告
本文系本站“大国小民”栏目出品。联系方式:thelivings@vip.163.com
1
2016年寒假开学,主管职称工作的袁副校长向全体老师宣布了一个“天大的喜讯”:沉寂了16年的职称评选工作终于再次启动,“请所有符合条件申请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务必近期将之前的职称证、学历证、教师资格证、期刊论文以及各项荣誉证书准备好,随时准备上交原件和复印件”。
袁副校长说完,回应者却寥寥。
这样一幕,两年前也曾经发生过。当时袁副校长也宣读了一个文件,说是久违了14年的职称评选工作不日将提上日程,望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可当老师们翻箱倒柜找到尘封多年的证件,却忽然没了下文。
在我们学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都是2001年元旦取得的中学一级教师资格证。根据我们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即2004年67号文件精神,凡是大学本科毕业10年以上,或大学专科毕业20年以上,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资格后、受聘中学一级教师5年以上的老师,就有资格申请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按照这个文件,我是本科毕业,2001年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资格,工作到2006年就可以申请中学高级教师资格。
然而,事实是,我们学校自从2001年开始,所有的职称评选工作全部暂停了。
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职称评选工作暂停的。刚开始,老师们还满腹牢骚,抱怨声不绝。因为,其他地方的学校职称评定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大学毕业后,我的同学们大多分散到省内各个城市,彼此之间都有联系,所以,这样的消息是瞒不住的。而且,最让人不解的是,除了省会周边的“外六县”(包括我们在内),省内其他地方的学校职称评选工作都正常进行。
更为困惑的是,我们2001年已经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资格了,可是我们的工资却还是停留在中学二级教师资格的标准。我们询问大校长,大校长摇头;大校长询问教育局,教育局领导摊摊手,无可奉告。无奈,校长只能在各种会议上给我们猛灌“鸡汤”:“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职责就是奉献。莫说还给我们工资,就是不给我们工资,看着那一张张求知欲强烈的小脸,我们也应该把精力放在教学上。”
抱怨没用,老师们也就把这件事放到脑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学上了。
因为每年评选都有名额限制,之前要想在职称评选中顺利通过,论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硬件”,但凡要参加职称评选的老师,都会有几篇发表的论文在手。不仅如此,老师们的评选加分还和教学成绩挂钩,所以,老师们在业务上你追我赶,谁也不肯落后。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有一年老师们在各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高达100余篇。
老师们的敬业直接带动了学生成绩的提高,那几年在我们这所农村中学,几乎每年都有考上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学校每年都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自从职称评选工作停止后,写论文的老师少了,偶尔有哪位老师在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都会成为彼此之间互相调侃的话题:
“这是在为晋级做准备啊。”
“哪里,我只是闲着没事,随便写写。”
“机会都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下次如果评高级,你肯定没事。”
“别取笑我了,我们同病相怜。”
……
当然,这种情况倒没影响教学质量,考上清北的学生人数并没减少。在这期间,我们学校还评上了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
所以这次袁副校长宣布了“喜讯”后,起初在老师们不过觉得又是一次“狼来了”。袁副校长让老师们上交所有证件的复印件进行摸底,居然拖拖拉拉一个月才陆续交齐。
就在老师们对职称评选工作还持有怀疑态度时,忽然传来一个令所有人振奋的好消息:邻县一所高中,据说是这次职称评选工作的试点单位,已经到了公示阶段。据那里的老师们透露,这次主要是解决自2001年以来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评选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师都能够在这次评选中如愿以偿。并且还承诺,老师们的工资差额也将有步骤有计划地补齐。
这个消息让我们真正燃起了劲头,但很快就被泼了冷水:虽然我们习惯上还叫“外六县”,但邻县早在前些年就已经成了省会的一个区,在行政区划上已经高我们县城一个档次,一切动作都是参照省会进行的。而且,我们上交了部分材料后,又没了动静。
有老师作无奈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2
真正让大家意识到这次职称评选工作不是“狼来了”,是2017年年初“外六县”的其他几个县也动作起来。据说,邻县的“试点”非常成功,各个学段的老师都非常满意。有了成功的模板,再结合本地实际,操作起来就容易些。
学校再次召开全体老师会议。会上,袁副校长重申评选细则,底气十足地大声宣布:“这次,‘狼’真的来了,希望相关的所有老师足够重视!”
袁副校长继续解读文件,说这次主要解决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问题,虽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但要想评审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是学历和资历要满足“67号文件”的要求——按照这个条件,我们学校有资格申请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的老师共计200多人。
其次是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方面,要求老师“对所教学科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学成绩优秀;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熟练掌握教学原则、内容、方法和手段,并能很好地运用于教学之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业务培训”。
最后是学术成果方面:申请的老师必须“参加县级及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示范或观摩教学课1次,或在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1次;因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获得过市州级及以上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称号;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市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篇”。
此外,获得的各级政府奖励,各级教育、科研等行政部门奖励也是加分项。等等。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学历和资历是最起码的条件,无可厚非;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条件也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但能参加县级及以上示范课或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老师,就那么几个,所以现在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篇发表在省级或国家级别的论文,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论文发表的时间段限定在2001年至2016年内,可是,难点也就在这里。已经16年不进行职称评选工作了,除了几位像我这样一直有写作兴趣的老师,一两年还能发表篇论文,大多数老师都已经不再动笔撰写学术论文了。好在,2001年之后的最初几年,不少老师还抱着职称评定的梦,也还发表了几篇论文。
当然,也有歪打正着的,比如,语文组那个只在2008年发表过一篇论文的王老师。
王老师当时所教那个班不学习的学生很多,大多数学生都是花了赞助费(我们学校在2010年之前收过自费生)来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都很差。老师们认真负责,对这些学生严格管理,但学生却不领情,几乎给所有科任老师都提过意见——学生给王老师的“罪状”是讲课声音小,重点不突出,备课也不充分。家长们不明真相,向学校反映,校领导干脆让教那个班的所有老师都讲一节公开课,邀请部分家长参加,让家长亲临现场,看看自己孩子们的话是不是事实。
那节公开课王老师准备得非常充分,虽然学生不是很配合,但是,他还是很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听课的领导和家长都竖起了大拇指。也正是那节课,让王老师有了更多的教学感悟,课讲完一段时间后,他仍然情难自抑,说即便是练笔,也要把这些心得记录下来。他找过我修改文章,那种发自肺腑的心得体会,几乎不用过多润色,本身就是一篇好文章。所以,我只是给了他一个编辑部的邮箱。
没想到,两个月之后,这篇文章就变成了铅字,成了王老师教师生涯中发表过的唯一一篇论文。他做梦也想不到,这篇论文在几年之后竟派上了大用场,成了他晋升职称的一个制胜法宝。
但幸运的老师是少数,还有不少老师手里没有论文,小马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小马是我大学校友,比我晚毕业1年,他虽不是中文系毕业,但是出口成章,写点东西不在话下。来我们学校的第二年,学校举行演讲比赛,他自写自讲,一举夺得全校第一名。但是,他有个致命弱点,就是比较懒,什么事情都是逼到头上才能全身心投入。
2001年小马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资格后,按照67号文件,到2006年他才可以申请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恰恰在这期间,职称评选工作暂停,所以,他也没有把发表学术论文这件事放在心上。当时,我曾经劝过小马,趁年轻多发表几篇论文,以后也许会用得着。但是,大环境如此,小马并没有听进去我的劝告。我在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时,他还曾半开玩笑地和我说:“哥,你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啊,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我就不信别人能评上高级职称我评不上。”
可现实终于打脸了,小马垂头丧气地找到我:“哥,你发表的那些论文中,有我一篇就好了。如果当时我听你劝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
我不能给小马泼冷水,只好劝他:“咱们单位和你一样的老师也不少,这次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许没你想象那么悲观。”
小马一个劲唉声叹气,最后说了句:“顺其自然吧。”
3
过了不到一周时间,小马又忽然找到我,把我拉到一个僻静处:“哥,方法总比困难多,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怎么,你中彩票了?”
小马四处看看,确信附近没有人后,压低声音跟我说:“哥,比中彩票还让人兴奋……”
说完,他拿出两个盖有我们当地政府印章的“获奖证书”,以及一个盖有某科研机构印章的“获奖证书”。
我大吃一惊:小马从来没获得过这些荣誉,却一下子多了三个证,这不是造假吗?我看了一下,“证书”上的时间都是2005年。
看我惊讶的样子,小马反倒很平静:“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做,咱们单位好多人都是这么做的。如果其中有一个人的证件算数,那我的证件就算数,大不了大家都评不上。再说了,10多年时间过去了,谁还记得当时谁获奖了?”
他说,有了这个“证书”,就“死马当活马医,胜败在此一举,说不定因为这个证书,不需要论文也能评上职称了”。
我问他从哪里搞来的证书。
他说,前几天在回家途中路过一个小区,忽然看到院墙上贴着的一张“办证广告”,上面写着“证到付款”。这样的小广告他之前也看到过,只是从来没在意过。他想,袁副校长说过,证件的获得时间从2001年到2016年,时间跨度这么大,校长都换了3届了,谁还能记得谁获得什么证了?
于是,他留了一个心眼,第二天上班时,特意留意了一下同事的获奖证书,并用手机拍了下来。下班后,他按照墙上贴的那个电话打了过去,说了自己想“高仿”证书。对方要求面谈,到了地方一看,原来是个复印社,除了打字、复印业务外,在牌匾最下面还有一行文字:代办各种证件。
推开门进到屋里,尴尬了——里面竟然还有好几位学校里的同事。刚开始大家彼此还支支吾吾,不一会儿就都说了实话:大家都是这些年没论文、没有证书,才来这里办假证的。
“这么多年不晋级了,突然就要求交论文、证书,谁能有?如果晋级工作不停止,我们早就有论文有证书了,何必临时办假的?”
“就是,按说既然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那只要获得了中学一级教师资格,在单位工作5年之上的老师都应该无条件晋级。”
“还有,历史为什么会遗留问题,还不是上级部门工作不得力?既然错不在我们,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要求?”
……
据小马说,那天在复印社办假证的共有7个老师,大家说好必须保密,上级啥时候查出来作假啥时算。如果能过关就算幸运,不过关也没啥遗憾。
让小马惊奇的是,复印社印章齐全,我们学校的,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都有,而且是当场办证、立等可取。7个人的假证,2个多小时就办完了,每人按证件数额收费,一个证200元,小马就办了3个。
听他讲完,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影视剧中犯罪分子“制贩假钞”的情节——这么做也太冒险了!且不说证件的真假程度能不能被识破,那么多人都用假证,万一查出一个人,其他人的不也就都跟着作废了吗?证件交上去要经过好几道关,哪道关都是在“刀尖上舞蹈”,如果假的都能用,那还要真的干什么?
我把自己的担心和小马说了,可是,小马执迷不悟,根本听不进我说的话:“哥,事已至此,我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了,职称评选机会难得,错过就没了,你就别说我了。如果我像你一样有论文,我至于这么做吗。”
“既然不一定好使,那一开始就不应该这么做。”我恨铁不成钢。
“可是,万一查不出来呢?这可关系到我的‘钱’途啊。”
“袁副校长都在会上说了,从今以后职称评选工作要正常化,再不会出现以前那种好多年不评选的情况了。”我试图解释。
“说得好听,谁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情况?有谁会想到我们16年都不进行职称评选工作?想想都不可思议。”
看小马坚定的样子,我知道,我就是说破嘴皮,也挽不回小马“造假”的决心。
又过了几天,小马又找到我:“哥,我想借你的论文用用。放心,我只是借来参考一下,仿照你的论文,再加上我自己的感悟,绝对不会和你的论文雷同。时间紧张,现在写也来不及,再说,我现在也没有心情写这个。”
无数问号在我脑海中回旋,但我没有问,就断然拒绝了他:“师弟,原谅我不能帮你这个忙。如果我帮了你,那就是害了你。”
“哥,你的言外之意是不是想说,帮我就是在助纣为虐?”小马并没有生气,反而笑了,“假一个也是假,我现在不在乎再多一个假的。哥,你不借我也没事,那么多论文杂志,我随便找一个都行。只是你的论文更接地气,我修改修改就可以用。”
“即便有论文,时间点也对不上啊——袁副校长说了,必须是2001年到2016年之间的,现在已经是2017年了。”我提醒小马。
这时,小马神神秘秘地凑近我的耳朵:“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钱到位,想哪年发表就哪年发表。”说完,小马给了我一个欲说还休的眼神。
4
当初听完袁副校长对文件精神的解读,我以为发表过论文就高枕无忧了,却想不到,这只是评选工作的一个环节。评选里,有一项“个人参加工作以来的情况说明”,把人折磨够呛。
原本我还想,只要把参加工作以来个人的工作做个简单概括就可以,不用伤神耗力。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大到句子,小到标点符号,都需要十分小心地去斟酌。有几个老师把自己写的草稿拿给袁副校长看,袁副校长连连摇头,都不满意:“漏洞百出!”
袁副校长在群里发消息,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本来应该用句号,某位老师用了逗号。“句号的意思大家都清楚,一个意思表达完了;而逗号的意思是一句话还没说完。该用句号时用逗号,说明你的前后句子是一个意思,不是两个内容。高中老师一定会用标点符号啊。还有省略号,在‘情况说明’这栏不能用,没人会费尽心思去猜测你的言外之意。”
还有一个老师写上了这样的句子:“自参加工作以来,我认真负责。”袁副校长接着说:“这句话有两处不当:第一,不能写‘自参加工作以来’,在这里,你要明确告诉我们你是哪年参加工作的;第二,也不要写‘认真负责’这样的话,记住,你的‘认真负责’是通过具体的事来体现的,不要无病呻吟。”
看完袁副校长举的例子,再看看自己写的东西,还真有不少毛病。200字左右的一个说明,竟有10多处错误。我有些恍惚,感觉自己这么多年都没有好好说过话、好好写过东西。那一刻,我甚至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我还能教课了吗,我会不会误人子弟?
有个同事自己从中挑出了10多处不当之处。拿给我看,我又给挑出了5处毛病。同事再拿给袁副校长看,又挑出6处毛病。
这样的咬文嚼字简直让人崩溃,甚至修改十来遍还不合格。有的老师眼泪都流出来了:“拉倒吧,我不参评了,太他妈费劲了。”
2017年9月,终于到了审核阶段。
先是审核各种证件。学校组成了4个“评审小组”,每组由6个学科组长、2个中层领导和1个副校级领导组成。小组审核通过后,还要通过由大校长和主管职称评定工作的袁副校长组成的“二审”。学校这边都通过了,还要交到教育局“三审”。最后,才能拿到省里主管部门进行“终审”。
大多数老师的论文、证书都是真实的,“情况说明”也没有弄虚作假。即便这样,一层一层的审核也让人如履薄冰。
果然,评审小组第一天就查出小马等5个老师的证件是假的,好在是“初审”,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这一行为给职称评选工作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作为“审核小组”负责人的那个副校长非常生气:“如果这样,我们还评选干嘛?直接都通过不是更省事?”
由于所有老师分成不同的组,不同的组进度不一样,剩下几个办假证的老师第一天并没有查出来。这时,那几个被查出来的老师心理不平衡了:“都是假的,为啥有的查出来,有的查不出来?”他们心照不宣:要么都算数,要么都不算数,必须共进共退,谁也不能搞特殊化。
于是,第二天,评审小组就收到了一封打印的匿名信,揭发了那几个没被查出来的办假证的老师。这几个老师被小组的领导约谈,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作弊的事实。被揭发的几个老师气急败坏,却无法断定是谁写的信,只能胡乱猜疑,结果,几个人差点打起来。
事后,我从评审小组里一位学科组长那里听说,小马他们的证件做得很拙劣,虽然确实存在那个奖项,但是证件的封皮和十几年前的证件有明显的色差——真证书是那种极深的红色,很是扎眼,还有就是,小马他们的证书中,手写部分文字的笔墨向四处扩散,明显是一种比较劣质的纸张。当评审小组成员发现这一疑点报告副校长之后,副校长也满腹怀疑,特意到学校档案室查找了当年的备案,发现小马他们根本没有获奖记录。
小马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所有的奖项,学校档案室都有备案。所以,那几个最初没被查出来的老师,即便不被揭发,查出来也是迟早的事。
之后的评审工作更让人瞠目结舌。
论文是职称评选中的重点,有老师为了补上这个“重点”,竟然直接把期刊目录给换了,用和期刊相似的纸张重新打了一份目录,然后,在该文章所在的那页用同样的手法再造一个假作者。可是,后装订上去的纸张和原来的相比总会有颜色和大小的差别。更有甚者,直接把正规期刊的封皮“套”在不正规的出版物上,让人怎么看怎么别扭。
我忽然想起小马曾对我说过的论文,给他打去电话,说了这些情况。小马这时才告诉我,他的论文是他们几个人每人花3000元给出版社,出版社临时加印的一期“增刊”。
小马信誓旦旦地告诉我:“我这应该没问题,都是正规出版社。”
5
在屡屡发现“造假”之后,学校加大了审查力度。袁副校长把2001年到2016年所有获得各种奖项的老师名单打印了一份,发给审核小组成员人手一份,审核速度就上来了。这个经验也共享给了周围几个县的学校,因为大家评选工作是同时进行的。
不久,另外一个县的高中,发现好几个老师的论文刊登在“增刊”上,虽然有真实的刊物,可是网上却查不到。那些“增刊”出版时间虽然离现在较远,但是不管是纸张的颜色还是手感都和新的一样,有的期刊甚至还散发着浓浓的墨香。领导们判断,这些期刊有明显的“造假”嫌疑。刚开始,那些老师还不承认自己的论文做了手脚,后来,领导们对这些老师进行逐一谈话,有一位老师才终于承认了。
消息传到我们学校,领导们对小马等人的论文进行网上查询,结果可想而知。小马等人气愤不已——当初出版社承诺,刊物出来后能在网上查到。可是,他们给出版社打去电话,却一直提示“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个女老师,前些年因为教课不认真被调离了教学岗位,这些年没有任何教研成果。一天晚上,她找到正在加班工作的一位男副校长,说自己没有任何证书,这样肯定评不上,所以要加进去一个假证,请求领导批准。说着,就在副校长面前痛哭流涕。
副校长当然不能答应,并劝说这位老师,这次如果评不上以后还有机会。谁知,这位老师竟不听劝说,无理取闹,还跪在办公室地上不起来。情急之下,副校长打电话叫来了学校保安,才把这个老师弄走。可是,不知怎么,这件事在学校就传开了,而后又衍生了很多版本,越传越离谱。
大校长和主管职称评选工作的袁副校长得知了这些事情后非常气愤。之后,大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对这些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予了严厉批评:“我们平时怎么教育学生的?口口声声教育学生要诚实,可是,一涉及个人利益就不管不顾了,如果你的学生这么做你会怎么想?如果你们作假的证件和论文都通过了,那还有天理了吗,那还要评选做什么?如果这些事传到你们学生的耳朵,学生们会怎样看你们?你们还要不要教师形象了?我们要的是公平的评选,是‘绿色评选’!”
大校长义愤填膺。我看到,小马等几个人面红耳赤,低下了头。
毕竟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学校有10多个老师,确实没有任何获奖证书以及论文发表。但其中有好几个老师态度诚恳,没在职称评选过程中做任何手脚,这让学校领导非常感动。学校当然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够晋级成功,最后,领导们研究能否给这些老师争取机会。
这些老师都教过高三,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过贡献,而且,都担任过我们这个县级市的“高三复习引路课”。历年来,承担“引路课”的任务都交给我们这所重点高中,这对老师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仅要熟悉考纲,对教材还要掌握得非常熟练,做到教材知识信手拈来,运用得心应手。毕竟,“引路课”引领着高三这个特殊年段学生的复习方向,全市高三老师都要借鉴,所以,讲课的老师要练习很多遍才能最后上台讲课。有时,仅仅是准备,就要耗费1个月左右的时间。
体谅到这些老师的不易,学校领导向教育局领导递交了申请,问是否可以让那些没有证件的老师把“引路课”作为一个成果上交。教育局领导知晓情况后,当即决定,让这几位老师把担任“引路课”的经历写进来,并且要写清当时参加听课的老师、领导,讲课的具体内容等等,然后加盖上学校的公章。又说,如果这个法子不管用,这些老师只要用心写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省级正规期刊上,来年也能够顺利晋级。
这个消息给很多老师带来了希望。我给小马打去电话,说可以帮他完成这项任务,小马欣然应允。当材料最后一个字写完时,我看了看,整整1万5千字。小马要请我吃饭,我婉拒了:“等到咱们哥俩最后都晋级时再吃也不迟。”
小马握住我的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哥,都怪我当初不听你的话,以后,还请哥多多关照。”说完,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帮了小马,就不能不帮别人,别的老师来找我代笔,我都没拒绝。对这种不违反原则的事我向来热心,有时候,一天甚至要写3份材料。
2018年初,学校最后一次公示申报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老师名单,全校240多名符合条件的老师都在名单上。这份名单将拿到省里,等待有关部门的最后审核。
及至2018年9月,终于盼来发证的日子。除了那位跪地无理取闹的老师以外,其余全部通过。所有晋级的老师把这一天当做了节日。至此,历时3年的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选工作,才算是真正落下帷幕。
这之后,老师职称评选工作都按相关文件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学校的教师职称评选工作终于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作者:中子
编辑:唐糖
题图:《黑狗》剧照
投稿给“大国小民”栏目,可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单篇不少于3000元的稿酬。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投稿文章需保证内容及全部内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细节发展等所有元素)的真实性,保证作品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关注微信公众号:人间theLivings(ID:thelivings),只为真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