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凝固成河的乡愁

居民楼墙面上有三个大字——景德镇。(作者提供)

世间亲情总会在特定的日子里浓得化不开。

4月,淡淡的花香中透出思念伤感在这个清明期间与蝶儿们一齐飞向他们该去的地方。哪时、哪刻、哪个位置,哪个点是我们尘世俗人思念先人们的落脚儿处

地点,台湾台中市。清晨起来,透过酒店的窗户看到了这样一座10层高红砖居民楼,这座居民楼与周围的居民楼建筑风格没有什么区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墙面上的三个大字——景德镇。于是我不加思索的拍下了这座在台湾被称为「景德镇」的居民楼。

在台湾,可以表达出来的相思在墙上,在路牌上,在台湾人一日三餐的饭食里,诗一般的《乡愁》在余光中先生的文字中,写不出的相思,在心里,是吞下去又流出来的相思泪。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从1949年至今,69年的光阴飞逝,依然是这头与那头……

1949年,中国内地各个省国民党军人和他们的眷属数百万人被裹挤着、涌动着迁移到台湾,当时最小的军人只有15、16岁随大军飘洋渡海,20岁出头的年轻人刚刚在老家结婚或者已经是孩子的爸爸或者还没有结婚的他们,就这样一夜之间从这头到了那头,却变成了一辈子的隔海守望,为此,他们下了一世的相思雨。

当你深刻了解了这段历史后,你在台湾看到的,才能更明白和理解台湾社会形态中相思无处不在,浓烈的相思刻在他们空间、倾注在他们的味蕾中,也伴随着他们日常的规则或者不规则。

走在台北的大街上,你随处可以看见用中国大陆的地名路名的地方:北平路、重庆南路、重庆北路宁夏路云南路、衡阳路南京路贵阳街、西宁路…….当你走入那一条条名称熟悉实则陌生的街巷中,你可以品尝到温州馄饨宜宾燃面潮州鱼蛋面(粉)、四川红烧牛肉面、云南过桥米线山东馒头

一位年近50岁的台湾朋友告诉我,他从小就爱吃山东大慢头,因为他们家附近有一位山东来的兵哥哥,每天中午晚上都会操着浓浓的山东口音高声叫卖「大馒头哦,山东大馒头哦」,那纯正的山东口音比山东大馒头还有味道,由两岸合拍的电影《面引子》就是反应当时大陆老兵在台湾的真实历史。

走进台湾眷村,俨然就是中国大陆民居微缩版,在这里住的老人们什么口音都有,湖南、四川、山东、浙江、广西、河南、武汉……午后,大家坐在一起聊天,你说你的家乡话,我说我的家乡话,你也许能听懂,也许听不懂,都没有关系,但是,从他们彼此的表情中可以明白他们在说着自己家乡的那些事儿,在说着他们仿佛还记得的家乡儿时的故事,在叙说着家乡的亲人们。

有一个现象在我脑海中刺痛到我无法呼吸。在台北的万华区一条破旧的巷子中现在依旧残留着「红袖香、伶玉、美兰」等这样字眼红灯区,每天晚上在这个巷子中游荡的都是残存老兵们和老女人们。当年20岁、30岁左右的军人们自己的老家已有妻儿,当独自一人随大军飘到台湾后,一等再等,也许再等几年就可以返回大陆老家,于是他们在台湾不敢结婚,一等就等了30年,曾经的青壮年都已垂垂老矣。台北万华区「红袖香、伶玉、美兰」这儿貌似的温柔乡是老兵情感慰藉的场所,而服务他们的也只有这些风风雨雨陪伴他们多年的老年性工作者

身在异乡思念故亲情愫,挥之不去的苦涩或许都会随着那一抹残红流淌成河……

董娅宇/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