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必修国文课也能用AI上 暨大老师教学生以科技重现平埔族文化

▲学生利用田调所采集来的资讯,透过生成式AI绘图,产生出番婆鬼的形像。(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提供)

记者高堂尧/南投报导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林鸿瑞善用AI人工智慧等工具授课,并鼓励学生利用熟悉或擅长的AI工具到文本分析以及课堂成果上,不但习得中文思辨与表达能力,还能以影音创作、桌游、绘本等方式再现散逸许久的埔里平埔族故事,让致力寻回平埔族文化的巴宰族群文化协会都大为惊艳和激赏。

暨大通识中心主任林松柏表示,林鸿瑞长期深耕埔里平埔族文化探究,多年来在他开授名为「中文思辨与表达」的大一国文必修课中,特别设计「船山讲古创作」课程单元,应用ChatGPT、AI文本分析、AI心智图生成及AI图片生成等工具,进行国文的创意教学转化练习,从文本解析、撰写故事大纲或剧本、AI图片生成工具产出绘本、文创商品或微电影等,突破传统窠臼,除提升学生兴趣及成就感,也深化其聚焦主题以及下达明确指令的能力,是令人赞赏的教学创新。

▲暨大学生利用AI的文本分析,将巴宰族几乎失传的咒语集结成图文并茂的咒语故事集。(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提供)

林鸿瑞指出,6年前开课时,因修课学生涵盖理工、人社、教育、管理等背景差异很大的科系,为求授课内容周全,故将AI人工智慧等科技应用到课堂讲授与实作上,辅以社会参与式的课程概念,将埔里平埔族的语言或文化为载体,参酌不同领域学生的专长和兴趣予以启发,未料获得出奇热烈的回馈。

▲▼暨大国文课利用AI工具,让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提供)

为让学生学习成果被看见,林鸿瑞也举办船山讲古成果发表会;修课学生李佩颖与张庭佣对游戏设计很有兴趣,就组团发表巴宰族聚落为主体的桌游,希望让人从中认识平埔族所在爱兰地区的地理文化,而纪品瑀团队则应用AI图片生成与配音,将当地流传许久的「番婆鬼」故事,具体呈现为趣味横生的动态文本,还有学生利用AI的文本分析,将巴宰族几乎失传的咒语集结成图文并茂的咒语故事集。

学生吴佩仪说,之前根本没听过巴宰族、更别说深刻认识平埔族文化,因为本堂课的AI工具学习应用才有所认识,也让课程更生动;应化系王同学也表示,这门课让他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责任感,透过船山讲古的AI工具来创作,除懂得使用,也意识到可善用AI工具,将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与发扬,让更多人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观餐系张同学也指出,原以为平埔族几乎已经绝迹,没想到透过AI工具文本搜罗分析后,才发现硕果仅存的巴宰族的文化就近在埔里,可以应用共同的创作成果协助文化传衍,是他这堂课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