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酱可以除锈? 英文老师用「化学课」玩英文

师大附中英文老师吴诗绮。(图/本网资料照)

记者卢映慈台北报导

107课纲推动「课程活化」,鼓励老师跨领域教学,让学习不再是「苦恼」。师大附中的英文老师吴诗绮就设计了一场「英文与化学」的课程,透过「铁钉除锈」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口用英文表达看法;有趣的课程让学生十分投入,实验结果出炉时,也纷纷惊呼「竟然是番茄酱最好」!

吴诗绮说,以前自己在教学的时候也都只注重文法单字,但2006年获选教育部补助、出国进修半年,又在2014年到美国参加为期1周的研习后,整体教学的思维产生了「转捩点」。她认为英文是表达的工具,无论出不出国,都应该让它是「活生生」,而不是「死板板」;刚好这学期高一的英文课有「化学」相关的课文,她就顺势拿来当作「跨领域」的教材

▲师大附中。(图/记者李毓康摄)

一般英文老师都会觉得化学很生硬,教这种课文的时候通常会让「学生自己回家读」,但吴诗绮觉得这是踏出英文老师舒适圈的机会,也能够举实际例子告诉学生「英文并不无聊」;一开始对化学的陌生,让她也犹豫到底要不要到实验室当成化学课来教,但化学老师一句「在普通教室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让她豁然开朗。

吴诗绮说,学习单的设计都会配合课文做延伸,比如讲到手机,就会请同学写下手机对自己的影响,使用原则规范等等;这次的学习单又增加「预测、观察、实作、回馈」这4项,除了让同学们练习平常较弱的「说、写」能力,甚至规定要用上课所教的「形容词、使役动词、文法句型」。透过这样的整合方式,不但能说出自己的意见,还能往更高层的「言之有物」发展

▲番茄酱。(图/达志示意图

对于这样的课程,同学们一开始是「不敢置信」,甚至问老师「你玩真的吗?」但吴诗绮利用前1课的「环保寓言」跟这一课的「科普」做成教学模组,提出「环境永续」的大主题;1个月的埋哏后,学生们意愿大幅提高,态度也从「错愕」变成「满酷的」,实验结束后,因为除锈效果最好的是番茄酱,太出乎意料,也有学生开始找更多资料来看,自主学习的风气也带起来了。

这次的实验总共在2个班实行,其中一班正是吴诗绮的导师班。她表示,虽然很多人都觉得「没必要做到那么辛苦」,但「这就是她想上的英文课」,能够看到学生真正把「英文」跟「生活」连接起来,觉得非常心满意足。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