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护台反中旗号 行绑桩之实
绿委大动作联合业者逼退三分之一市占率的大陆车体,抢取交通部每年6亿元补助,明显是用政府资源绑桩。图为停放在停车场的游览车。(赵双杰摄)
「抗中保台」不仅是民进党政府选举的神主牌,执政后更打着「护台反中」旗号,在政策及产业发展着墨,总是以防止大陆势力渗透、扶植国内产业为由,想方设法阻挡大陆产业来台。绿委大动作联合业者逼退三分之一市占率的大陆车体,抢取交通部每年6亿元补助,明显是用政府资源绑桩,又能当成政绩宣传,出事了却把问题推的一干二净,行径无法令人苟同。
蔡政府上台后,两岸关系降至冰点,民进党政府更是出手防堵大陆产业进到台湾,靠着国会过半席次优势,透过修法设下防火线,甚至还推动《反渗透法》立法,大肆宣传提醒民众不要误踩红线,导致在陆台商或与陆方交流互动频繁的单位人心惶惶。
对内施政方面,蔡政府处处阻挡陆资或大陆产业进到台湾,2017年禁止大陆制大客车车身进口即是一例,透过补助方式大力扶植国内制车厂的理由,即便其品质已在许多国家打下口碑,市占率占三分之一的大陆车身,也被蔡政府排拒门外。
不仅如此,民进党立委多次以社团或机关的名义,提案要求增加对国内业者补助,并严查化零为整大陆车体、底盘在台组装,加上交通部以政策导向,补助业者采购国内厂商打造的大客车车体,中型巴士每辆135万元、无障碍大客车最高204万元;电动车补助更高,每辆从260万元到333.8万元不等。但另一方面,如果不采购国内厂商打造的车体,等于就拿不到补助,对业者来说差很大。
民进党之所以敢明目张胆,一来可以用行政资源绑桩,补贴游览车、客运业者购车负担,还能作为扶植国内自主产业的政绩。但执政党一味打着护台反中旗号,却未能同步提升或把关国制车品质,这次发生苏花公路游览车死伤的不幸故事件,就被看破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