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看不到嘴形 4岁学语男孩ㄊ、ㄉ分不清

4岁男童经接受语言复健治疗,由语言治疗师带领透过图卡、故事书口腔运动游戏,进行嘴唇舌头脸颊肌肉训练正确发音,每周一次约30分钟,三个月来已有很大的进步。(台中澄清医院提供/冯惠宜台中传真)

难道是戴口罩惹的祸?一位四岁男孩,刚上幼稚园后被老师发现讲话口齿不清,建议家长带来询问复健科医师专业意见,澄清医院复健部主任赵明哲表示,经过发音评估及语言发展检测试,这位小孩是罹患构音异常症,后续安排儿童接受语言复健治疗,已有很大的进步,他也怀疑是否疫情期间,大家都戴着口罩,让小孩看不到大人嘴形和听不清楚发音不利学习发音造成,值得观察及注意。

这位小男孩由妈妈带去澄清医院复健科求诊,妈妈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她下班回家后常常依然戴着口罩与孩子相处和互动,因为深怕从外面把肺炎病毒带回家传给孩子,后来经幼稚园老师提醒,才发觉自己的小孩好像说话的发音有点问题而赶紧求医。

赵明哲表示,经检测小男孩的智能、听觉和构音器官都没有问题,再进一步深入评估其发音功能,察觉他的发声不准,ㄊ、ㄉ分不清楚,将汤讲成当;ㄍ和ㄎ不分,将哥哥说成颗颗。也有规律性遗漏,如将通讲成翁,漏掉音节中ㄊ的发音,因此诊断为构音异常症,安排儿童接受专业的早期语言复健治疗。

赵明哲说,他特别关注小男孩妈妈提到戴口罩的问题,认为小孩在学习语言期间,是透过观察大人的嘴形、脸部表情和清晰发音的听取,父母或老师若长期戴着口罩和小孩互动,多少还是会影响小孩学习语言的进展,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统计分析与论文发表,但是在以往几乎不可能所有成人长时间都穿戴口罩与稚龄小孩互动,只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才出现这样特殊的口罩文化,值得家长和幼稚园老师注意。

赵明哲指出,学龄前6岁以下的小孩,发生构音异常的机率约10%,除了智能、听觉、构音器官问题外,大部份是属于机能性的构音异常,也就是学习某些发音比较缓慢,这些孩童经过专业语言复健治疗几个月之后,通常会有很大的改善。他也提醒,在疫情未稍缓之前,外出戴口罩已是生活日常,但家中若有正在学语的稚龄小孩,成人可以适时脱下口罩与小孩对话和互动,以免影响孩子的语言学习发展,再者,一旦发现有疑似说话构音异常现象,最好询求专业医师做进一步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