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都计委员变身宗教护法-论内湖慈济保护区变更案

廖本全

台北市内湖慈济保护区变更案,是一个极为荒谬的都市计划变更案,不仅诸多程序疑义(如法令依据、环评),实质问题也未见实质讨论,只流于容积率的讨价还价。更令人玩味的是,变更开发单位(慈济基金会)永续坚持变更,而申请单位(台北市都市发展局)也坚持配合办理,竭尽所能为慈济打通关,因而造成不断送案、不断审议(9次专案小组)的荒诞都计风景。

▲慈济内湖开发案引发不少争议。(图/取自内湖保护区守护联盟脸书

这样的行径,的确就是「将变更开发做为终极目标,且不达目的、绝不终止」。而只要能够有幸巧遇一票发大愿、变身宗教护法,而罔顾护都市计划之法的都计委员,则这场野蛮游戏就会顺利落幕,让权力者掌握一切,没有不能做的,也没有做不到的。

慈济内湖保护区变更案,在去(102)年11月28日,就是这么地被一票舍弃专业、却怀抱志业的都计委员,决议送出了专案小组,而即将在本周四(4月10日)下午的都委会大会审议。

看见护法们

去年专案小组会议,我陈情发言三分钟后全程旁听与记录。委员所言,真是令人瞠目结舌,特别是专案小组召集人辛晚教教授,因为是议事主导者,不仅是大护法,更是大护航。其他委员有黄台生(交通大学交通运输所兼任副教授)、陈盈蓉(北市府财政局长)、陈春铜(良茂机构董事长)、许俊美(中华民国全国建筑师公会理事长)。所幸的是,专案小组中有一位唯一坚持专业的委员,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永展,在他的坚持下,才有两案并陈(个案变更或通盘检讨)的结果。

那些自甘做为宗教护法的委员,护航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可归纳如下:

第一,开发优于现况。先强调基地现况不佳,再说明以变更开发利用做为手段,可以达到环境改善的目标。企图以环境改善来护航变更,让开发者正当性

但是这一套谬论,被了解都市计划法与体制运作的李永展委员完全的识破与戳破,他直言:「若慈济不变更此保护区,5000平方公尺以下,现在就可以做社会福利设施之使用,也可以将此基地予以绿美化而且整理的更棒!」的确,基地环境改善与否,是所有权人(慈济基金会)现在就可做的事,不要把它与变更开发混为一谈,更不能拿来做为要胁的筹码。事实上,慈济要的是超过5000平方公尺的大规模开发,这才是变更的关键所在

第二,个案变更优于通盘检讨。以各种荒唐理由如缓不济急、拖延通盘检讨、无法深入讨论,强调本案应以个案变更进行。

▲2013年曾发生公车广告被要求撤下的风波。(图/取自内湖保护区守护联盟脸书)

这种说法,不是对都市计划无知,就是昧着良心发言。因为依都市计划法的规定,都市计划经发布实施后,除拟订机关应于每3年内或5年内定期通盘检讨一次之外,不得随时任意变更(第26条)。故李永展委员会中强调「通盘检讨是原则,个案变更是例外」,即是阐明除非有特定之重大事变造成特殊情况,以及时间上的紧急要求,才能依例外规定办理个案变更(第27条)。简言之,个案变更的办理,必须审慎而从严认定。

然而,慈济保护区变更案,自94年3月31日公告办理都市计划公开展览开始,这个假经济发展需要为名,变更保护区、兴建社会福利大楼的开发案,迄今已逾10年,没有特殊性、急迫性,却有挂羊头、卖狗肉的适法性问题。不禁令人想问,这些护法委员,到底在急什么?

大护航

当然,会议的最关键是主席,主席的态度与立场,往往可以决定议事的方向,甚至审查意见的定调。

专案小组召集人辛晚教教授,对于适法性的质疑,根本不顾民间团体的要求(应由都委会说明)与李永展委员的提醒(应由中央主管机关解释),仍一意请都发局回答。都发局是变更的申请单位,怎可由其球员裁判?何况都发局根本无法回答,仅能列举相关(事实上大多无关)之案例,但召集人照单全收,认为这就无程序上的疑义。

其次,变更计划内容的实质问题,则完全没有讨论,只是依开发单位(慈济基金会)所提供之资料,委员及主席即妄下「无关、无影响、无疑虑」的判断,而完全漠视过去专案小组会议委员的疑虑,特别是第6次专案小组会议对本案的所有质疑。

为了护航,主席搬出大道理,谈开发许可制与国土计划法,但本案根本与国土计划法无关,也完全不是开发许可制。为了护航,主席将容积总量调降到100%以下,理由是考虑环境容受力,但事实上本案从未厘清环境容受力,容积率根本是喊价而来。

为了护航,主席在会议中用了很长的时间谈国际环境政策,并将永续的环境政策归结到「零垃圾」,借此颂扬变更开发者(慈济基金会)的贡献,主席似乎已经浑然忘我,忘了自己的责任,也忘了这是都市计划审查,而不是社会福利审查,更不是资源回收再利用审查。李永展委员发言特别提醒「本案应回归都市计划的角度来进行审议,而非审议一社会福利的事业」,主席也完全无动于衷。

最后,主席有一段重要的独白(会议纪录并未记载),先是肯定慈济在救灾与环保(环保不是只有资源回收)的贡献,然后认为社会不能只知道自然环境的价值,而要明白人文环境更是重要。并且从华人社会的五常说起,结合论语里仁为美,最后归依慈济大爱,总结就是:「要支持」。

这段话,让我有一点时空错置感,什么时候都委会变成道德伦理审查会了?

其实,主席的发言中,有一句话是我全然认同的,就是「人心贪瞋痴,造成灾难」,这句话,真是直指本案核心、一语中的。

当慈善成为变更开发的保证书,当委员成为宗教的护法们。这是专业者的自我颠覆,透过这样的背道行为,向社会宣告与证明,都市计划是一门虚伪的科学。4月10日下午二点,邀请全台民众集体见证,台北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第657次大会审议,看看委员们究竟护的是「都市计划法」,还是……感恩之法。

●作者廖本全为地球公民基金会董事长、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副教授,原文《当都计委员变身宗教护法》刊于部落格命悲歌。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