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个资申请支付命令 富豪的帝宝险被法拍

警方查获胡嫌搜集相当多的高价地段房产等名流商贾地籍户籍建物誊本个人资料犯罪事证。(张妍溱摄)

胡男关心研究诈术,警方呼吁民众随时注意诈骗手法。(张妍溱摄)

台北上市上柜公司廖姓董事长,今年8月间网路搜寻与自己相关司法案件,竟发现遭不明对象在台北地方法院对其声请支付命令案,且该笔债务高达新台币5亿6仟万元;廖惊觉有异,遂向法院调阅卷宗,赫然发现竟有人假冒其身分,向邮差诈领该案件的通知文书,赶紧报警,警方追查日前将胡姓等3人依诈欺、伪造文书、违反个人资料保护法罪嫌函送台中地检署侦办。

警方表示,有前科的胡姓男子出狱后研究诈术,伙同2名共犯,伪造21名被害人,积欠总计高达25亿6000万元的假债务,向法院声请支付命令;其中廖民台湾知名大公司董事,家住台北帝宝,胡男假冒身分诈领廖男个人资料,申请法院核准支付命令,欲闯关强制执行

胡男甚至后续想把债权卖给讨债公司去处理,胡向警方供称若拿到一成,他就有2亿多元进帐。全案台中市警察局侦队受理侦办后,发现该伪造文书手法老练且懂法院程序,跟风手法源自于2003年盛行的老梗

台中市警察局科侦队利用科技侦防情资分析平台交叉关联犯罪大数据情资资料,快速分析勾稽出其混迹中、投地区之胡姓嫌犯,并经报请台中地检署由腾股检察官洪瑞君指挥侦办,于9月间对胡姓主嫌及相关共犯执行搜索。

警方查获胡嫌搜集相当多的高价地段房产等名流商贾之地籍、户籍、建物誊本及个人资料等犯罪事证,经查胡嫌并已分别向台北、士林及台中等地方法院民事庭以相同手法伪造债权声请支付命令程序。

警方指出,胡嫌等犯案手法特殊,民众有可能于法院审核支付命令程序中未能得知案件讯息,且即时向该管法院民事庭提出异议,则经法院开出「合法有效的」支付命令后,可能真的会让被害人一夕之间从地主债务人

警方扣案资料调查发现受害民众计有21人,伪造的债权共计有25亿6仟万元;另侦办期间也发现胡嫌等人相当狡猾,被蒙骗的被害人还包括有大楼保全人员、送达法院通知文书的邮差等人员。呼吁民众,对于个人资料应妥善保管,如有法院文书应确实查收求证,避免遭有心人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