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岛温室气体持续攀升 环署紧盯「亚洲褐云」
环保署与美国海洋与大气总署(NOAA)共同合作,在东沙岛进行温室气体的采样观测,根据5年资料显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三大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均持续上升;以二氧化碳为例,103年的年平均浓度已超过400 ppm,目前仍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环保署指出,台湾地处东南亚北缘,印尼、马来西尼、菲律宾等国家经常在夏季大量燃烧农作物及树木,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再加上工业污染排放,形成影响区域人体健康的霾害,也就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称的「亚洲褐云」。
▲印尼不肖商人火耕开垦田地造成霾害严重。(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由于亚洲9月起到隔年4月的冬季季风,造成少雨的天气型态,使污染无法借由降水导致的湿沈降清除,使得每年1月至3月间,是亚洲褐云影响台湾最明显的时期,不但破坏环境与生态,国人罹患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的比率也随之增加。
环保署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共同执行「七海计划-东沙实验」,结合国内14个研究、学术单位及泰国、越南两国,分别在泰缅边境、越南北部、我国鹿林山空气品质背景站、恒春海洋生物博物馆、东沙空气品质背景站及南沙太平岛等地,借由既有卫星遥测、雷达与地面国际监测网,同步进行「七海计划-基线整合研究」,扩大国际联合观测规模,以探讨中南半岛生质燃烧污染物长程传输的物理化学过程。
在海域水质监测方面,环保署执行「东沙岛沿岸海域环境水质监测计划」及「南海环境品质调查计划」,以东沙岛及太平岛等岛礁海域水质为主要监测对象,7年来已逐步建立纵穿南海线水质资料;依据历次调查结果显示,南海两岛海域及南海航线各监测点水质皆属良好。
环保署指出,南沙太平岛与东沙岛因距离遥远,独立执行所费不赀,故与海巡署、国防部合作,并配合船舰或军机前往执行水质调查,所有采样装备、现场量测仪器均需携带,如果风浪过大可能无法采样,且采集的样品需要在特定环境下保存送返台湾实验室分析,因此对于南海地区海域水质监测来说,所获得的数据可谓弥足珍贵。
▼南海东沙岛。(图/网友窦志通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
掌握即时讯息↘免费下载新闻云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