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标示沦为政治恐慌 学者专家建议须全盘思考

图、文/基因改造论坛

基改争议方兴未艾,台湾食品保护协会及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日前举办「恐惧或是希望?从科学与经济观点剖析基改」基因改造论坛,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感慨,基改议题在台湾已沦为政治问题,而非食安问题。属于中性的基改食品标示规定,与食品安全无关,在国人尚未有正确认知的前提下,恐误导消费者,更可能衍生厂商造假、主管机关无从稽查、甚至严重影响国内产业发展、削弱竞争力等问题。

「抓鬼证明它不存在」欠缺科学理性 有心厂商可造假 依卫福部预告修正基改食品标示规定,特别是在高层次加工食品部分,已不含转殖基因片段或蛋白质,稽查不易,也容易让有心厂商打着非基改招牌,趁机哄抬价格。台大生化科技学系特聘教授潘子明解释,高层次加工食品经过发酵或高温处理等,蛋白质被分解,产品已不含转殖基因片段或蛋白质,无法查验是否含有基改原料,目前也没有明确健康风险危害。中兴大学植物病理学系讲座教授叶锡东并以1992年美国基改番茄标示为例,指出稽查难以落实,造成1994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遂改为自愿标示,行政命令修正过程中已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成本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潘子明认为,因为高层次加工食品无法透过检验证实是否采用基因改造原料制成,厂商可以同一份非基因改造原料的采购证明重复使用,变相鼓励厂商造假;既然下游厂商及主管机关无法检测出是否含有转殖基因片段或表现蛋白质,强制标示的要求将造成厂商间各行其是,造成标示混乱,对诚实标示之厂商亦难谓公平

政策欠缺通盘评估 恐使国内产业发展失去竞争力反观亚洲邻近国家对基改食品原料标示,只要求标示前3大或前5大的主要原料,且未纳入高层次加工原料,潘子明分析,依据基改食品标示预告修正版本,我国基改标示规定最为严格,加上高层次加工原料难以验证,一旦法规上路将造成不友善的贸易环境,形同贸易屏障,限缩国外厂商与国内厂商合作意愿。再者,验证证明文件需往返生产国、进口商等多个单位,增加稽查难度,严重影响国内厂商的生存权益。

标示规定加深误解 生技农业面临发展更大瓶颈中央研究院院士及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余淑美指出基因改造工程可使农业降低成本、提高作物品质,让农民拥有更佳利润。但主管机关对于基改研发的立场常受特定利益引导,以及对基改存有误解的舆论影响,仅鼓励发展非食用领域,也形成了基改作物「国内研发、国外生产」的现况,恐造成生技研究人才出走、农业生技及食品产业竞争力落后。更遑论目前国内粮食自给率气候异常工业污染等负面环境因素影响下持续低落,未来面临国际粮价波动时,国内农业产量将无法加以平衡价格。

▲(左起)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施坤河、台大生化科技学系特聘教授潘子明、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余淑美、科学月刊社前理事长林基兴、中兴大学植物病理学系讲座教授叶锡东、台湾经济研究院生物科技产业研究中心组长余祁暐、台湾食品保护协会理事长沈立言

市面基改食品与非基改食品、有机食品具同等食品安全与风险性由于高层次加工食品相当普遍,例如由基黄豆玉米制造的酱油、黄豆油、玉米油、玉米糖浆或玉米淀粉,以及芥花油棉籽油都属高层次加工食品,为台湾大宗食品原料,未来若扩及到零售摊贩与夜市业者,举凡臭豆腐、手摇茶等饮料都需标示,在消费者不明了基改标示与食品安全无关下,将无端造成民众恐慌。

台湾经济研究院生物科技产业研究中心组长余祁暐强调,基改食品标示目的在于提供消费者产品类别的选择标准,如同脱脂全脂牛奶标示属于「中性标示」,与食品安全无关,而基改食品上市前已经通过卫福部检验,认定「市面基改食品与非基改食品或有机食品具同等食品安全与风险性」,与标示食品添加物的风险警示精神完全不同。此外,潘子明指出,严重的食物过敏反应可能致命,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欧、美、日本等多国均实施过敏原标示制度,要求市售有容器或包装之食品含有公告之过敏原内容物时,应于其容器或外包装上,显著标示含有致过敏性内容物名称之警语,国内规定标示字体之长度及宽度各不得小于二毫米。然而基因改造食品原料却被要求标示不得小于五毫米,不符合比例原则。针对基改议题常陷入理盲滥情的困境,科学月刊社前理事长林基兴指出,在研发过程与上市前后,科学家注意过敏性、毒性、营养组成与程度、非预期的效应、转殖基因产生蛋白质的安全性,因此基改作物是史上研究成果丰硕、备受了解且充分管制的。标示不是安全的替代品,若食品不安全,就不可上市。将没问题的产品以标示呈现为「有问题」,对产销者与消费者均不公平,此「误警」也伤害全国(从研发到行销,从业界到消费者),剥夺大家善用科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