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炊见报挨骂 元气馆长陈文静:在台湾,做善事好难

元气小朋友自己种菜、米,盼能自给自足。(图/取自莫拉克独立新闻网刘玮婷摄)

记者钟祯祥台北报导

高树乡元气馆因经费不足,快撑不下去的消息传出,各界关心讯息涌入,欲助馆长单亲妈妈文静一臂之力;但也有地方政治人物、官员对此不满,痛批她不务正业,利用媒体「讨糖吃」、找麻烦。「原本希望是很正面的报导…。」陈文静在接受《ETtoday新闻云》采访时表示,她没想到事情会如此发展,真的很抱歉。

原为屏东县蚊子馆的产业文化交流中心,在2010年被陈文静挪为收容、照顾54名弱势孩童场地,提供孩子早、晚餐教导他们种米、种菜,尝试自给自足,还曾因此被选为是「弱势小朋友品格教育」荣耀案例

没想到不到两年的时间,庞大的人事费用压垮了陈文静,元气馆快变「断气馆」,19日该消息由媒体披露后,各界均表关心,盼能助她一臂之力。

负责元气馆业务的屏东县农业处官员表示,县府每年编列180万预算支付该馆硬体维护费用,并委托高树乡新丰休闲农业观光发展协会管理,由该会总干事陈文静担任馆长。

◄弱势家庭小朋友放学在元气馆接受课后辅导。(图/陈文静提供)

官员指出,陈文静藉元气馆照顾小孩本不属农业推广业务范围,「理论上应予以禁止」,但受陈的爱心感动,加上这些小孩真的需要人帮忙,所以才默许她的行为。

台湾哪个地方的小孩会没早餐吃!」陈文静接受记者专访,元气馆快断炊的消息登上了媒体头版,引来地方人士批评。不管镜头正在拍,乡公所人员对着电子媒体记者就是一阵破口大骂,指陈文静正事不干,乱找麻烦。

「怎么会这样呢?」陈文静叹了口气,她说,原本是希望让大家能看见元气馆快乐、健康的小孩,弱势团体能够在有限的情形下自给自足,没想到报导刊出后,地方压力接踵而来,指责她不应诉诸媒体解决问题。「我是个单纯的人。」陈文静表示,她从没碰过这种事,不知道会造成政府的困扰,对此真的非常抱歉。

元气馆原靠捐款和贩卖自家种植的元气米、蔬菜等收入支撑,但今年多雨欠收,加上县府官员为了发布新闻延宕收割时间,陈文静只能眼睁睁看着稻穗麻雀吃掉,最后勉强收了3百斤米,入不敷出。

◄像元气馆这样没资源的单位,要生产贩卖农产品本来就不容易,没想到还有人要杀价购买,想做廉价公益名声,让陈文静气结。(图/取自莫拉克独立新闻网)

事实上,就算不欠收,元气馆也一直处在财务悬崖的边缘。陈文静指出,曾有企业表示要大量收购元气馆农作物善事,开出的价钱却远低于市场价格,让她气得拒绝对方的「爱心」;不过没有通路、不擅行销的她坦言,孩子的心血确实不容易卖出。

为何不干脆以募款为主就好了?陈文静强调,元气馆不只是提供孩子一顿温饱,更重要的是教导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要有付出,才有收获」,所以她们至今仍坚持要自给自足,而非消费孩子的悲情换取社会爱心。

据指出,元气馆目前最大的开销是人事费用,陈文静每月以1.9到2.4万的薪水,聘用了10名单亲妈妈在元气馆帮忙。有为何不向市府申请志工?或学生实习?陈表示,很多人一听到「高树乡」就吓跑,「太远了」是她最常听到的回答。

元气馆这54名孩子,均是出身自问题家庭,光是「贫穷」并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困境,有人的父母沉迷赌博,还要孩子煮饭给他们吃;有人的父母酗酒,把打孩子当生活娱乐

元气馆提供他们一个庇护所,甚至是一个梦想,很多孩子在这里学会了种田、种菜,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陈文静的理想是能开一间餐厅,让孩子长大了也能在其中工作。但现在,这个理想正面临着各种考验,陈文静感慨地说:「在台湾…,做善事真的好难…。」

▼若没有了元气馆,这些弱势的孩子又该何去何从呢?(图/陈文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