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陆银去年净利润骤减
大陆官方要求银行加速处置不良贷款、存量理财业务需回归表内等资管新规,即将上路。在港股上市的哈尔滨银行与广州农商行近日先后公告,为符合资管新规,预计2020年净利润将大幅减少人民币(下同)28亿元左右。
腾讯财经报导,哈尔滨银行16日公告,预计2020年净利润将较2019年骤降约60%至80%,主要是2020年增加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核销力度、向实体经济让利等因素。
无独有偶,另一家H股上市银行广州农商行早前公告,预期2020年净利润将下降35%。利润下降原因除了向实体经济让利,还有按照监管要求,处置存量表外理财业务,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报导称,按此计算,两家银行2020年净利润最多将减少28亿元左右。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0年7月底公告,原订在2020年底正式结束的资管新规过渡期,考虑到新冠疫情冲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受到较大压力,将过渡期延长到2021年年底,等于让银行有更多时间因应。
对于资产规模和利润规模都较大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来说,2020年同样需加速非标理财业务回表、贷款大额计提、核销等冲击,但并未明显影响整体银行的盈利表现。
各家银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业内人士分析,这和各家银行回表时间不尽相同有关。部分银行选择一次回表,长痛不如短痛。
广州农商行就在公告中称,处置存量表外理财业务,是根据监管有关要求所进行,因此造成资产减值损失。从财报来看,广州农商行的表外理财资产风险,在2020年上半年就开始显露。2019年,该行计提的非信贷资产减值损失为12.14亿元;2020年上半年这一项已攀升至13.1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已暴露风险、产生损失的理财资产,银行无论在2020年还是2021年回表或处置,区别不大,总是要面对。银行需关注的仍是后续的资产品质,方能永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