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虐家人易隐匿 李昌钰说「老师」是关键:学生孤僻多留意

李昌钰在演讲中分享过去侦办案例。(图/记者严云岑摄,下同)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2017年全国儿虐及疏忽通报案例高达5万9912人次,但开案率却低达7%。林口长庚今(24)日邀请神探李昌钰分享「亲子犯罪采证」,教导医护人员如何透过搜证,提高开案率。李昌钰表示,美国儿虐案例中,很多是爸爸爷爷一起性侵孩童母亲怕影响家庭声誉,多选择隐匿,此时老师角色就很重要,若发现学生精神不稳定、个性孤僻等情形,就要赶快了解、通报。

林口长庚医院去年11月起扩大儿保工作,现已成立「儿少保护中心」,今日邀请李昌钰进行的「让证据说话—看神探为受虐儿伸张正义」,是中心成立后的首场演讨会,希望透过学习件事方法,整合检、警、法、医与社政各界,同心协力保护受虐童。

卫福部统计儿虐数逐年飙高,但开案数却不见增长。

林口长庚林口长庚2017年1至10月通报疑似儿虐及疏忽中重伤害与死亡约141人次,能够提起独立告诉者仅4位,小于3%。儿童重症加护科主任夏绍轩表示,去年4位走入司法程序的幼童,年纪皆在1岁以下,最小的只有1至2个月,其中一位到院前就死亡。

他表示,能够成案的儿虐个案,很多都有两个以上的证据,最常见的为颅内出血合并骨折视网膜出血,但如果只有单一证据,像是仅出现颅内出血,家长就可以辩称是因为孩子自己跌伤,加上多数家属不会承认虐待行为,因此难以成案。

▲李昌钰博士与林口长庚医护举办记者会

林口长庚副院长黄璟隆则提到,儿少保护中心目前推动的,就是让第一线医护人员与社工都有司法刑事概念,能完成初步的伤势辨认、测绘纪录,及时给予儿少保护。近日院方也与警政单位合作,希望未来能开放检察官到院侦查,在第一时间协助搜证与勘察现场

林口长庚儿童医院副教授叶国伟医师则提到,儿少保护训练的不只第一线的急诊与儿科医师,「像是放射师也扮演了很重要角色。」他解释,如果放射师在看X光片有概念的话,就可以看出腿部的骨折是自己撞断,还是被扭断,让受虐儿在第一时间能被揪出。

▲李昌钰博士分享办案经验

李昌钰则表示,幼儿问题复杂且牵涉层面广,不能只靠医疗机构或警政单位,而是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儿童专责机构的成立,对儿虐多少有帮助,因为警察几乎不会是最初发现者,多是亲人带到医院验伤,或者经老师、亲戚举报,再由鉴识中心人员作进一步调查

他表示,儿虐主要可分为性犯罪、精神虐待、药物乱用、忽视等,美国每年约有15万名儿童饱受折磨,破案的「基础四条腿」分别为人证、物证、现场与运气。他也秀出过去处理过案例,建议在采证不能只看「第一天」,「像是瘀青通常要等到第二、第三天才会浮出,这时再照相会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