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洗钱过头了?新人礼金存逾50万须通报 网友:太夸张
配合修正后洗钱防制法6月28日上路,金管会拟定「金融机构洗钱防制办法」也进入预告程序,未来金融机构进行大额通货(逾五十万元)交易,须向法务部调查局通报,包括结婚新人收超过50万元的礼金要存入银行,都须确认身分并进行通报,不少网友认为:「太夸张,管太多」、「大的没本事捉不到,捉小的来开刀。」
据媒体报导指出,为了避免金融工具被利用为非法犯罪或资助恐怖份子的管道,金管会制定「金融机构洗钱防制办法」,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电子支付与电子票证(悠游卡、一卡通等),这些机构必须依情况确认用户身分,且在交易完成后5个营业日内向调查局申报。
例如早餐店若有大额存款,银行端就须依规定确认身分,不过依过去经验,个人户若固定与银行往来,银行能确认客户身分,就不需要逐次询问。而新人结婚礼金的情况较特殊,属于一次性的行为,因此银行大多都会了解实际状况。
此消息一出,在网路上引发热议,就有网友认为洗钱防制过头了,包括有网友指出:「真的是太夸张了,会把银行员搞疯了」、「分次存,无聊!」、「主管机关的思维令人惊艳」、「干脆顺便征提礼金簿好了」、「只会玩老百姓、大苍蝇保证半只都抓不到」。
至于有人提出分次存,来避开确认身份的询问,有网友表示:「目前洗钱防制系统仍不完善,对于同银行、同一人,用不同帐户、不同天分存,已有系统可管理辨认,所以分次、分天存,在实务上反而没用,银行行员仍可依经验判断通报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