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糖地瓜/孝亲之道

图、文/枫糖地瓜

前情提要:

这是Edmonton的爱德蒙孔子学院当地华文报纸光华报所共同举行的《打开汉语窗,综览天下事征文比赛,今年的主题是『华人传统』,投稿文章须围绕主题,由投稿人自设题目、自由发挥。

爱德蒙顿孔子学院是当地大陆人所成立的华人组织,目前在加拿大很多中英双语学校,此学院之宗旨即为持续推广华人文化,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四大古文明之一中华文化能够传承到下一代(这段这么文诌诌的话,是我当天参加颁奖典礼的时候记下来的)

我一开始也只是贪图奖金,且我觉得这里华人应该寥寥可数,搞不好参加可以顺便赚零用钱,谁知后来才知道全是大陆人,现场只有我一个台湾人,感觉有点格格不入,虽然同样是中华文化,但大家都知道这两岸对于文字文句用法、文学欣赏的角度天差地别。以大陆文学的角度来看,我的文章应该是会被耻笑吧!

评审的讲评很精彩,从小学组分析到成人组,把各组之间的特色差异,以文学眼光解构得巨细靡遗,包括一篇好作品的文章结构要环环相扣、情感诉求要真切澎湃、意识形态的阐述要深入浅出等,我才发现评审是认真的,且个个来头不小,都是对岸来的文学工作者,顿时更觉得:我整个轻忽敌手,今天应该是来现场吃点心的吧?

最后评审说:『成人组文章的难度在于:文字要深入浅出,意涵要发人深省。』(这也太刁难人了吧?!)默默地祈祷不要只是个佳作,因为佳作没奖金。还好我勇夺第三,没争光至少我也没丢脸。(标准这么低,是哪里在『勇』阿我?)大家可以见笑一下了~

我的内容谈的是孝道,过去这一年江爸江妈没有停止为我担心过,是我这一年一直挥之不去的内疚,加上师父常常提点,孝顺是佛教中心思想,不孝也是佛教徒最大的罪过,于是我开始思考自己对于孝顺父母,尽了多少心。将来身在异乡的我,又该怎样善尽孝道,我希望自己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因此以此为题:

2011年10月,我和两箱沉重的行李,从台湾启程往加拿大,这不是我第一次离家,却是我第一次要离家许久。那天我刻意不让父母送机,免得全家人哭成一片,强装成自己不过是出趟远门,很快就回来。

在台湾三十年的岁月,没想过自己有天要离乡背井。我的情况和留学生不同,他们在海外过客心底多少知道自己总有归国的一天。但我若希望自己爱情顺利并走入家庭,我只有『努力融入异乡生活』这条路。因 此,出国的那天,我每一步都走得忐忑与矛盾。

过去身边都是同文同种的华人,依照着华人传统生活,不觉得有甚么特别之处,时间上遵循着三节过日:中国农历新年、端午节、中秋节,思想上则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谨守仁义,奉行中庸,励行孝亲。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礼俗与思想,早融入在举手投足的生活,像是手机内建软体一样的理所当然。直到离家到异国发展家庭,对于不能在父母身边善尽孝道,才深感遗憾与难过。

自小我们被教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在在道出中国人对于孝亲的重视。印象中被认可的孝顺,子女要随伺在旁,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国际发展的趋势、与科技的进步,许多人选择离乡到异地打拼,到世界另一头工作。

若遵照传统思维,异地发展的游子可能都要被冠上不孝的罪名、被亲戚朋友批评、左邻右舍的议论。但随侍在旁真的就是孝顺?不能事亲在旁就是不孝顺?但就我自己的亲身体验,离家后我和父母的感情反而越加亲密,身边遇到的海外华人朋友,即使不在父母身边,他们的孝心跟孝行,反而更加值得称许与敬佩。这让我重新思考起『孝顺』的定义。

反思过去在台湾的生活:每天出门上班、下班回家睡觉,即使与父母同住,每天说的话也不超过三五句,老妈还会帮我张罗晚餐,我只负责张口吃。周末忙着跟朋友应酬,也没想过陪陪父母。唯一有让自己感到心安的孝举,大概就是每个月微薄的孝养金。

我的朋友大多跟我过着一样的生活,与父母同屋檐下,不免『茶来伸手、饭来张口』、更别说关心父母。结了婚的朋友,忙于新家庭,即便回家的车程只有三小时,常也是一年回家一次。若新家离父母家很近,回家也是不过是顺路吃晚餐。

当父母一直在孩子的身边时,孩子总脱离不了『接受』的角色,即使心底知道要反馈父母,却难免理所当然地接受着父母给予的方便,久而久之,就把方便当随便。

但许多海外的华人正好相反。父母不在身边让他们更加珍惜每次见面的机会:常常电话问安,一聊都是好几个小时;省吃俭用,期待一年一次回家看父母的机会,经济基础好的年年带父母旅行。

孝顺要用心,不是用距离衡量。

孝顺是华人最值得珍惜的传统,但我们却逐渐遗忘孝顺的真谛:孝顺不在于形式、在于心,不在于三节礼金、在于日日关心。在不忘『孝顺』为华人传统美德之时,更应反省自己是否有从『心』做起,才能真正地将孝顺传统美德,发扬传承给下一代。

●作者枫糖地瓜,所发表相关文章于个人部落格『枫糖地瓜』中,目前为《ETtoday新闻云》合作名家。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

>>>加拿大小白V.S.台湾地瓜,异国恋行不行?「枫糖地瓜」在ETtoday新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