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性新规提升运营门槛 私募强者恒强态势愈显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期各大私募纷纷落实适当性新规,以满足监管要求。据了解,由于需要在系统改造、流程梳理、人员设置上加大投入,私募的运营门槛无形中提升。业内人士分析,这也将进一步强化私募基金行业强者恒强的趋势。
系统投入和管理成本增加
6月2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自7月1日起,基金募集机构向新客户销售基金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向老客户销售(提供)高于其原有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或者服务,需按《办法》要求执行。
此前,为了迎接适当性新规落地,各基金募集机构已经为此备战多日,最近从业者的状态被概括为“IT加班上系统,客服加班做回访,销售加班补材料,合规加班补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各基金募集机构而言,系统投入将是一项刚性成本支出。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大型私募纷纷投入自主系统改造升级,而小私募主要依托第三方外包系统来实现。
考虑到投资者主要通过互联网等非现场方式交易基金,《指引》给予各基金募集机构一定的系统改造时间,系统改造在《指引》发布之日起六个月内按照相关要求完成。
据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机构透露,由于公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居多,此前各项制度建设也比较规范,因此目前针对适当性新规的投入并不算特别突出,行业内比较大的私募也基本如此。
另一家大型私募机构则表示,此前公司采取的措施是建议客户来现场办理,如果后续需要上马远程的“双录”(即录音录像)系统,需要采购相应的录音录像设备和数据存储设备,并优化系统设置,预估的投入可能要达到百万级。
对于小私募而言,所面临的压力则要更大一些。虽然小私募多采用的是第三方外包系统,而这些第三方为了争夺客户开打价格战,私募在IT系统上投入相对有限。但为了规范流程,需要增加专业人员,设置适当性管理岗位,也必然会增加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成本。
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小私募的销售今后可能会较大地倚重代销机构,包括大型私募的直销也会更侧重超高净值客户,而把购买额度小的销售通过代销渠道来实现。
目前不少私募已经感受到适当性新规短期可能给销售带来的压力。“现在能按适当性要求走一遍流程来买产品的客户,那绝对都是真爱。”上海一家私募机构人士表示,不过,从中长期来看,适当性制度的建立,必然会加速行业规范化进程,也会使得行业强者恒强的态势更加凸显。
对于私募基金行业强者恒强的态势,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近一年多来,私募基金向强者集中的现象越发明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投资者对私募这一形式逐渐了解,二是一些私募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管理好了投资者的预期,经受了市场的考验。相信用不了几年,千亿级的私募公司将出现。那个时候,私募基金的“阶层固化”将出现,新进入者将更为艰难。
其实,数据也佐证了这种判断。截至2017年5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911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54541只,认缴规模12.79万亿元,实缴规模9.22万亿元。其中,证券私募7696家,管理基金实缴规模2.34万亿元,平均管理人规模3.04亿元,这一数据相比2016年12月底是下降的。
然而,另一个数据显示,100亿元以上管理规模的私募基金机构在增加。截至今年5月底,按正在运行的私募基金产品实缴规模划分,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505家,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的有183家,管理规模大于100亿元的有166家。这一数据明显高于2016年年底,当时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439家,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的有157家,管理规模大于100亿元的有133家。这也直接表明,强者恒强的趋势在私募行业中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