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核上的微观艺术 山东潍坊核雕大师欢迎台湾传人

山东潍坊核雕达人田洪波。(图/记者陈政录摄,下同)

记者陈政录/山东潍坊报导

橄榄桃子杨梅果核上的「核雕」,是中中华雕刻艺术始中指标性技艺之一,并以山东潍坊较为出名,屡次斩获全国大奖的潍坊核雕专业委员会主任田洪波指出,核雕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纹理创作。近年积极推广核雕技艺的他,亦曾赴台交流,田洪波说,若有台湾人来拜师学艺,他一定非常欢迎。

核雕早年于明代盛行,是指在橄榄、桃子、杏仁、杨梅等等的果核上的微雕、镂刻技术。2008年,潍坊核雕被收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市现约有400位核雕工作致力传承这项技艺,并吸引爱好者慕名而来,购买核雕和拜师学艺。

田洪波作为潍坊的核雕达人,近日应邀参与和鲁台经贸洽谈会上,海峡两岸博览会一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潍坊)『丝路传承』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与大陆各地的非遗文化、民间技艺,一同与前来参加旅台会的台湾各界人士交流。

田洪波表示,果核依据不同的来源,有不同的纹理,质地也有差异,因此它与木雕石雕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相当仰赖根据纹理去创作,属于「巧雕」、「随形雕」的范围

他表示,在雕刻之前,由于果核小,「绝对不能失误」,因此前期构思,直到脑海逐步形成画面时间,往往是最长的,一直要等到构思成熟,才能下刀。

事实上,毕业于工艺雕塑专业得田洪波曾在嵌银厂做过雕刻师,而后接触核雕大师考功卿作品后,便自学走向桃核雕刻的道路,并屡次获得全国大奖,以桃核的结构、纹理应用,以及作品的细腻度、艺术性闻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耕核雕多年后,田洪波也投入推广该项技艺的工作中,并曾经赴台交流,自身作品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都有人代理。面对记者提问择徒条件,他表示只要是对核雕有兴趣的都很欢迎,更希望台湾朋友也对此感兴趣,一起来推广。「如果徒弟未来能超过师傅,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