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豪猪理论有盲点──再多飞弹也买不到安全(谭传毅)
美国政府去年10月宣布约新台币677亿元岸置型鱼叉飞弹系统军售案,但明年度国防预算书却编列866亿元,较美方宣布金额多出189亿余元;图为陆基型鱼叉飞弹。(摘自波音官网) Facebook
台湾海军对美国一次性采购100套岸置鱼叉飞弹系统,也一次性编足高达新台币866亿元预算,也成为国防部必须另编2400亿元特别预算支应量产国造飞弹和造舰。
国军拜错了神
国军从李登辉开始信仰「吓阻」,好像只要说了声吓阻,神仙就会附体。吓阻这个东西源自于核武器的效用,最初杜鲁门总统还把原子弹当作可在朝鲜半岛战场使用的超级大炮,但随着核武器威力越来越大,变成一个「只能说、不能用的武器」。
这个「只能说」的武器变成了吓唬对手的政治辞藻,核武器之所以会吓到对手,不是因为谁讲的话比较凶狠,而是因为他所拥有的核武器毁灭力量大得吓死人,大家必须考虑对手的报复,所以情势就缓和了。
但是在常规战争的领域里面,没有人会认为常规武器例如飞机大炮会吓死人,所以解放军聪明的用了「威慑」概念描述了核武器与常规武器;而美军仍然混用吓阻,因为美军是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尽管只是一支手枪也具有吓阻效果。
近十几年解放军实力越来越强,美军终于发现无法吓阻解放军,必须采取其它方式面对解放军,越来越少用吓阻这个名词。例如最近流行的分散式作战,我们可曾再听过美军打算用轻量化、小型化的作战平台吓阻解放军?
国军始终认为吓阻万能,拥有更多数量的飞弹、战斗机就可吓阻解放军。若是如此,国军怎么没有吓倒解放军在台湾周围的军事行动?吓阻这个东西行不通的,国军拜错了神。
数量不是吓阻成功的保证
飞弹数量与吓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飞弹数量愈多是否表示吓阻的可信度愈高?国军直觉的认为飞弹数量越多、越可以达到吓阻的效果。
我们说「直觉」,因为吓阻这个名词从未在国军内部讨论过,就这么的由一个没有战争经验、而且汲汲与郝伯村抢夺军权的李登辉提出来,变成了国军的教条,完全不考虑本身能力和可信度的问题。
假设国军进行一次性源头打击需要发射25枚鱼叉飞弹,以2枚鱼叉飞弹攻击解放军1个目标来计算。假设解放军每颗防空飞弹的拦截率是0.75,也是以2枚拦截1枚,那么解放军至少需要50枚防空飞弹。
但是,如果国军增加鱼叉飞弹数量至100枚,则解放军大约需要发射89枚防空飞弹拦截多出来的50枚飞弹:(100-50)/(0.75×0.75)=89枚,加上之前的50枚,解放军总共需要发射139枚防空飞弹。
如果国军增加鱼叉飞弹数量至200枚,则解放军必须发射大约267枚防空飞弹:(200-50)/(0.75×0.75)=267枚。如果国军飞弹增加到300枚,则解放军需要有445枚防空飞弹:(300-50)/(0.75×0.75)=445枚。
乍看起来,拥有攻击飞弹的数量越多似乎越有利,对于解放军的防御压力越大,而且随着数量增加,双方必然陷入军备竞赛的困局。但是国军好像忘了或不知道,军备竞赛非常不利于台湾,以有限资源投入没有希望的竞赛,被困住的是国军、而不是解放军。
国军不可能无限量的增加飞弹数量
此次台湾向美国采购鱼叉飞弹,是因为蔡政府不满意只能摧毁七成的解放军军舰,因此增购追加到800亿元。事实上,还要加上许多变数例如武器本身的妥善率和解放军的反制等因素,以0.75命中率来计算是保守合理的。
一句话就增加了飞弹数量,没有经过任何讨论,可能就是某个毫不考虑军事技术与两岸关系的参谋看法,不但把台湾拖进了军备竞赛的坟墓、更是严重的破坏两岸关系。难怪前阵子国台办提出「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完全就是针对这些人。
面对这种拦截率的科学问题更显其昏庸,一厢情愿的认为解放军必然因国军增加了飞弹数也随之增加,若所增加的飞弹数量可产生饱和的浪费现象,那么就可维持巧妙的稳定局面,这就是刺猬豪猪理论的来源。
只要他们换位思考,如果是解放军发起攻击,而解放军所拥有的各种飞弹数量多到无法计算,国军完全没有胜算。蔡政府怎么还敢拿着飞弹来说事儿呢?
至今解放军尚未对台动武的原因很多,不外是正义性、道德性、战略定力等等,两岸关系最高原则还是和平统一,这样就可回归正轨,避开军备竞赛甚至于是战争的危机,而看起来蔡政府打算走死了台独这条路。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法国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