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金马调兵论(谭传毅)
在「扩军」之前,国防部是否先考虑调整兵力部署,也就是把「无效兵力」转化成「有效兵力」?图为陆战99旅参演官兵士气高昂,战技熟练。(国防部提供)
近年国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延长役期至1年(各军种增兵计划)、扩编宪兵、保安员警接受军训、研议将新训步兵旅由基干补实为实兵旅,等等,表示国军极度缺乏兵员。逐年扩军的结果,兵力总员额将由现行的21万5000人,在2029年达到26万8600人。
在「扩军」之前,国防部是否先考虑调整兵力部署,也就是把「无效兵力」转化成「有效兵力」?例如在解放军两栖登陆战时,金门3000、以及马祖2000驻军可说是「无效兵力」,基于政治判断现实,我们假设解放军不会占领这两个群岛,连骚扰都不会!既然如此,何不在本岛争夺战之前,就把金马驻军调回台湾增援主战场?
我们千万不可因过去八二三时代在金马驻扎重兵,所以今天也要驻军,这不就是「将军老是打上一场战争」吗?因此,把「无效兵力」的金马驻军「适时」调回本岛协防,才能使其变成「有效兵力」。
什么是「有效兵力」?
所谓「兵力」,是以编制单位(例如营)或人数,表达兵员及其武器装备的数量。我们经常把双方初始投入兵力数量,作为双方对抗损伤过程的概算;因此,作战中兵力损耗数量成为主要研究对象。
这里隐含了一个假设:当一方在杀伤对方兵力的同时,必须假设敌方所有的兵力,都会对我方在整个作战期间和范围之内构成威胁。
然而在真实战场上,这种假设其实并不成立,因为战场空间的不对称性使然。劣势方的所有兵力被敌方杀伤的同时,其实并不是所有兵力都能够对敌方构成有效威胁,许多分散在其它地方,例如金马驻军无法对入侵的解放军部队构成威胁。这就产生「有效兵力」的概念。
「有效兵力」是指作战双方在有效对抗的时间与范围之内,作战一方所能够形成对敌方构成有效威胁的兵力。
明显的,「有效兵力」概念是和「兵力」概念不同。首先,有效兵力必须在有效对抗的时间与范围之内。就像液态水在沸腾之前的临界点,过了这个临界点之后,液态水就变成了水蒸气。意思是,作战就像在临界点的行为,过了临界点,可能由于军事、政治、外交或者其他因素的介入,战斗将不会继续进行,结局可能是投降或战胜。
其次,有效兵力强调要能够对敌方构成有效威胁。如果我方所拥有的兵力不能对敌方构成有效威胁,即使军队或者装备数量再庞大,也不能称为有效兵力,例如金马驻军。
假设金马驻军不会成为解放军打击的对象,而国军却坚持在不会遭受打击的地方驻军,就不会对解放军登陆部队构成威胁。既然金马驻军无法对解放军登陆部队构成威胁,那就不是「有效兵力」,而是「无效兵力」。
最后,我们现在念兹在兹的,是如何把无效兵力的金马驻军、转化成能够协同本岛防卫作战的有效兵力。
我们一再强调防御方的基本作为:先分散、后集中。也许金马5000人不多,但只要能够集中在决战点,形成局部优势,暂不要妄言获得制海、制空、制太空、制电磁、制网、制AI等浮夸的想法,只要能够赢得一场地面战斗,就不枉费先总统蒋公的教诲了。
防御的重点:机动防御
不可避免的,防御方兵力不免散布在各处。尽管如此,若能在决战时刻、把分散兵力集中在决战点之上,形成局部优势,事情还有可为。至少在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对等的情形之下,人数较多的一方占据较有利的位置。
我们提出「兰氏定律」概念,其指的是兰彻斯特(Frederick William Lanchester,1868-1946)所发明的定律:战斗力=参战部队数量2(平方)✕单位战斗效能。意思是如果敌我双方参战人数与战斗效能相同,战斗将不分胜负。但若我方参战人数与战斗效能高于敌方,敌军就会输了。例如在俄乌战争中,本来俄乌两军差距颇大,但在西方国家武器支援之下,增加了乌军作战效能。现在俄军唯有大幅增加战斗兵员数量,才可能有进一步突破。
我们可以概括的说,交战一方的有效战斗力,与战斗人员数量的平方、以及与每个战斗单位平均战斗效能的乘积成正比,我们称之为「兰氏平方律」。
按照兰氏平方律,假设解放军每个武器系统的平均效能是国军的4倍,如果国军能够在数量上集中2倍于解放军的兵力,就可抵消解放军在质量上的优势。当然,这是个太一厢情愿的假设,因为:第一,国军几乎不可能集中优势兵力。第二,国军忽视解放军品质的巨大优势,例如第一波登陆的部队很可能是无人部队,例如AI机器战士。
我们假设解放军的战斗效能和国军相同(说出来非常脸红),看看兰氏平方律如何解释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原则。
假设解放军出动10个营登陆北部海岸,6军团也以10个营与其交战,由于双方每个战斗单位的平均战斗力相同,胜负难料。
但若6军团得到金马驻军以额外获得10个营的增援(共20个营),那么国军将以损失1.34个营的代价,全歼解放军10个营,国军尚存17.32个营(20的平方减去10的平方,再开根号),虽然这个数字简直在开玩笑。
兰氏平方律只是给我们作出战略思考,也就是在决战时刻、于决战战场调动兵力,形成局部优势,不可静坐阵地。兰氏平方律的前提是国军与解放军的战斗效能是对等的,而事实偏偏不是如此。本文只是强调机动防御的重要,并提醒读者,防御的本质在于机动,尽管国军作战效能远低于解放军。
金门驻军何时调回本岛?
1979年1月,叶剑英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肇始了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至今为止,和平统一一直是中国大陆对台工作的最高指导原则。
如果中国大陆不再和平统一、而改以武力统一,那么一定要有个说法,否则,武统就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这个道德制高点是什么呢?《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意思是在武统之前,中国大陆必然会发布类似古代的「檄文」,也就是武统的《告台湾同胞书》,这样才师出有名。
正名了武统的道德性之后,接下来就是挑选武统的时机;此时也是把金马驻军5000人调回本岛的最佳时机。
除了空军运输机,国军可协调美军或日本空自运输机,以最快速度帮忙运送部队。在武统正式打响之前,或许解放军还不至于对外国军机开火……。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法国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