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海马斯与帕拉丁 超视距打击战(谭传毅)

国军雷霆2000多管火箭车发射火箭攻击敌方登陆舰艇。(黄国峰摄)

陆军编列150亿元向美采购11套射程300公里的M-142「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以及172亿元向美采购100辆M-109A6帕拉丁(Paladin)155mm自走炮,以因应台湾防卫上的需求。

采购海马斯火箭弹目标跨海压制,特别是针对解放军海岸炮兵、火箭弹系统、短程导弹阵地港口机场雷达与侦搜站、指管中心等等,然而售台的火箭弹系统却不包括卫星等侦搜系统的资料链。

视距打击之炮兵

超视距作战是指借助各种雷达和光学瞄准等探测设备,在目测距离之外攻击敌人,提高作战效率、减少己方伤亡与损失。超视距打击一般利用多种作战平台在陆、海、空等领域进行。实施超视距打击必须使用先进的侦察、跟踪、定位和引导系统即时发现目标,进行不间断的跟踪和定位,并适时导引中远端火力实施精确打击。

视距外的距离没有一定的规范,在台海战场上,至少要有50公里以上射程。这个距离在M-142「海马斯」多管火箭弹、和增程型国产雷霆2000打击范围之内,但是M-109A6帕拉丁(Paladin)155mm自走炮和国军现有火炮最多大概在30公里,只能打击登陆中的舟波,还没资格谈台海的超视距作战。

只能打击30公里之内的登陆舟波,好像已经晚了。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打击舟波的母舰例如075两栖攻击舰打击群,因为这些两栖舰只恰好就在视距外大约50公里左右的攻击发起线放出登陆舟波。此时正是攻击的最佳时机,而M-109A6的射程30公里,完全构不着登陆舟波母舰。

由于射程问题,陆军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武器,理论上来讲,多管火箭弹及导弹进行跨海超视距打击,如果解放军登陆部队继续前进,接近到30公里范围之内再交给M-109A6帕拉丁等火炮解决。这种机械化打击方式是不是太理想化了?敌军难道坐着不反击?

超视距目标选择

在反登陆作战中,射程300公里的海马斯火箭弹、射程200公里的雷霆2000火箭弹以及雄三导弹固然可以跨海打击大陆沿岸,但是别忘了,解放军拥有更多的导弹、射程400公里的火箭弹、察打一体无人机、攻击直升机、轰炸机等等,足以压制国军导弹与远端火箭弹系统。

这种敌我军力关系产生了一种辩证:怎么打?我们简单的叙述打与被打的关系:A表示固定打击平台与固定目标。B表示机动打击平台与机动目标。作为固定打击平台的A可能是固定导弹阵地,固定目标A可能是港口、机场、工厂行政中心等。机动打击平台的B可能是导弹和火箭弹系统等,机动目标则可能是航母、飞机、导弹发射车等。

从简单到困难的打法可表示为:A→A、B→A、A→B、B→B。A→A最为常规,一战的壕沟战就是这种打法。B→A需要相当的射控技术,但也不困难,讲究的是圆周率误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CEP),例如二战时期空军轰炸城市或工厂等。最容易的就是打击固定目标。A→B就需要相当的整合能力,固定平台必须准确的命中机动目标。最困难的就是B→B,就是机动打击平台打击机动目标,例如反导

从这个观点来看:多管火箭弹应该打击谁?当然是打固定目标例如港口、机场、行政中心等。可是现代军事已经不会再有固定阵地,几乎所有的军事目标,从指挥所到基本的火炮阵地都是机动的,而我军的火炮也是机动的。陆军火炮做的恰好是最困难的B→B!

而在事实上,陆军炮兵应该打的是最容易的A→A和B→A,这样才能发扬最大的火力效率。除了港口、机场、行政中心等,有没有固定而且是关键性的军事目标?当然有,那就是解放军的075、071和作为转运兵力半潜船

视距外的固定目标

两栖登陆作战是一场大型战争,而两栖攻击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一个海上基地(母舰),登陆部队在视距外换乘直升机或者快速登陆载具抢滩上岸。

由于两栖攻击舰可以进行垂直登陆,而不像船坞登陆舰平行装载登陆,因此并没有地形的限制。两栖攻击舰可以使用直升机,把部队投送在任何地形,全球90%以上的海岸都可以发起攻击,直接越过滩头到纵深地带,例如交通要道、指挥中枢、行政中心、军事基地周边作战。

未来解放军对台两栖登陆作战当中,一定会有075的角色,无论其部署在哪里,都会携带071综合船坞登陆舰及半潜船,在视距外50公里左右集结并转运兵力。此时,这些大家伙几乎固定不动,变成陆军炮兵唾手可得的目标,也就是A→A和B→A模式,是效率最高、最划得来的打击。

攻击方式表述如下:海马斯跨海发起佯攻,起了打草惊蛇的效果,以利后续攻击(如果有的话)。当075打击群抵达攻击发起线之后,我炮兵(含火箭弹)对着075打击群火力全开。075打击群应该是陆军主要的打击目标。如果解放军舟波已开始冲锋,M-109A6系列火炮接着打,这就变成比较困难的B→B模式,但若陆军建构自动指挥管制系统,问题就解决了。

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细节:075打击群出动之前,解放军必须掌握制海权制空权与制电磁权,尽可能消灭所有的抵抗力量,才能保证打击群任务顺利执行。怎么办呢?

砲兵分散部署

把远端打击多管火箭弹全部放在本岛似乎相当危险,因为在发起登陆作战之前,解放军必然尽可能先消灭岛内的抵抗力量,除非陆军打算把火箭弹部队当作吸引解放军火力的工具。因此,分散多管火箭弹车、并建立一支能够独立作战的炮兵就显得很重要。

作为防御方,最好能分散自走炮兵力与火箭弹车,从多点打向定点,打了就跑,让敌军找不到我方炮阵地。本土炮兵(含火箭弹)可依靠遍布本土的雷达站通信站,炮兵和海军的侦搜站与通信站必须非常的紧密组网,以保障陆军炮兵系统。

但不可完全寄望于海军侦搜系统,因为国军跨军种联系协调是出了名的迟钝。与其依赖海军,不如建构炮兵自己的C3I系统,或和反舰与防空导弹阵地连结以获得目标资讯,至少让炮兵可以独立作战。

基于超视距作战,值得关注的是射程只有30公里的M-109A6帕拉丁。这种自走炮可以作为野战炮兵射击指挥车,形成一个自动化与数位化的小型炮兵C3I系统,把射击目标资料传给早期型号的M-109自走炮系列(A2和A5)打击目标。这大概是陆军采购海马斯以及M-109A6帕拉丁的目的了。

最后一点,海马斯和M-109A6不能集中在岛内作战区之内,而必须分散,至少要分散到075打击群出现的地方。假设075打击群出现在台海中部,必须有海马斯和M-109A6部署在第一作战区。如果075打击群出现在南部作战区,那么在小琉球最好也要部署海马斯和M-109A6就近打击。若075打击群在北部作战区,那么海马斯和M-109A6最好部署在棉花屿。

总之,防御方最好分散火力集中打击,前提是炮兵必须建构自己的C3I系统,这就可以远端指挥。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法国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