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蔡英文的两岸优势

文/郭正亮去年3.18太阳运动之后,两岸关系瞬间降到冰点,随后连续六次两岸会谈,尽管马政府仍然坚持「九二共识」,但直到今年10月却难有突破进展,不但《两岸货贸协议》遥遥无期,连台湾认为相对单纯的「陆客中转」也签不下来。主因大陆认定国民党已经无法搞定台湾民心,即使两岸能够签署协议,立法院也未必能够通过,不如等明年民进党执政之后再谈。例如10月13-15日的「夏张会」,我方提出已经要求多次的「陆客中转」,大陆却故意节外生枝,要求「优化两岸航路」,亦即要求我方开放飞越台海中线,这种牵涉国安的无理要求,台湾当然不可能同意。国民党老是以「没有九二共识,就无法稳定两岸」来质疑蔡英文,问题是国民党即使有「九二共识」,一年半以来,两岸也毫无突破进展。「九二共识」不再是两岸大补丸,使国民党的两岸优势明显弱了下来。

吊诡的是,国共两党关系长期密切,大陆却因为国民党无法搞定台湾民心,对国民党越来越感到心灰意冷,反倒是对能够搞定台湾民心、但与大陆关系长期生疏的民进党,越来越感到兴致勃勃。这不禁让人想起1972年毛泽东首度中南海接见尼克森时,对他说「我喜欢右派。人家说你是右派,共和党是右倾。英国希斯首相也是右倾。我比较乐见这些右派掌权」。尼克森回答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看到,美国左派只能夸夸其谈的事,右派却能做到,至少目前是如此」。毛泽东是左派,却反而喜欢右派,因为右派能够顶住国内反共压力,让谈判争议不再泛政治化,反而有利于双方务实处理分歧。即使毛与左派想法接近,却不喜欢左派,因为左派老是顶不住国内的反共压力,导致谈判争议动辄泛政治化,根本无从务实处理分歧。当年尼克森就是美国共和党右翼领袖,强调经贸优先民主党老是受困于国内反共压力,无法推动美中和解,却由长期反共的尼克森首度启动中国破冰之旅。同样在日本主张日中和解的社会党始终无法执政,却由自民党保守派领袖田中角荣完成日中建交。再看最早在1964年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法国,当时勇于顶住美国和国内反共压力的法国总统,也是右派领袖戴高乐将军。后太阳花运动的两岸关系,恐怕也将重复这种负负得正的外交吊诡,台湾很可能即将重蹈法国、美国、日本走过的对中突破道路,必须寄望于能够搞定台湾民心的蔡英文,才可能让两岸有机会继续向前走。原因很简单,在太阳花运动之后,40岁以下的台湾民众,已经不再信任国民党在处理两岸关系时,能守护台湾价值和多数利益。光是这种不信任,就足以导致两岸谈判争议的泛政治化,导致国民党无能务实处理两岸分歧。

最近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徐斯俭与清大人社院助理教授沈筱绮,就针对太阳花运动做了深度调查,发现「反自由贸易」并不是支持太阳花的主要理由,而是「对民主价值的信念」。他们发现太阳花支持者,并不是非理性的「逢中必反」或粗浅的「对中国政府印象不佳」,而是经过理性评估,更担心缺乏民主监督的两岸经贸,可能对台湾未来产生不利的长远冲击。两人研究发现,92%民众支持自由贸易,超过七成民众赞成与中国经贸往来,即使民众知道两岸经济整合的政治后果,例如有超过45%民众认为台湾将因此更可能走向统一,但他们并未逃避国际现实,而是主张「大环境固然如此,所能期待的是一个在认同以及能力上可以被信任的政府」,可见「政府必须赢得民众信任」对于两岸谈判的重要性。 两人的研究结果指出:「马英九没办法收割太阳花,因为马政府不被民众信任」。而这个研究则是带给蔡英文两项好消息:一是多数民众支持自由贸易,这有利于未来TPP谈判;二是如果政府得到民众信任,两岸谈判阻力可望降低。后者正符合戴高乐、尼克森、田中角荣所走过的「顶住国内反弹压力,才能克服外交分歧」的政治原理

●作者郭正亮,前立法委员,目前为专栏作家。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