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去中国化的史哲 何以「壮大台湾内容」(林保淳)

史哲。(资料照片)

陈建仁新内阁的文化部长,由原高雄市副市长史哲接任,强调未来将以「壮大台湾内容、建立文化自信」为实践目标,看似具体,却隐藏着诸多令人不安的因素。

众所周知,史哲尽管在高雄市文化局长任内颇有一些建树,但其严守「去中国化」的立场,也是非常明显的。他如此强调「台湾内容」,当然对台湾文化的阐扬是有其必要的,身为台湾人,当然不能不知台湾事;但是,「文化」也者,是一个合体的名称,其范畴极广,几乎涵盖了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方方面面、由台湾各不同阶层的人士共同生活的痕迹,只要是在台湾曾经有过、足以形成一时风气、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内容,都包括在内。

台湾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国东南方的险要之地,自明末以来,就以百川纳海的姿态,汇聚了各方面的文化、交相融摄激荡,而形成了台湾目前的文化面相。台湾孤悬海外,本身即有多族群的原住民文化,而从西荷时期的欧洲文化开始,既有来自明郑时期由闽粤为主的屯垦文化,更有清代通台以来,大量闽南、客家文化的延续与开展,日据时代,又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光复之后,外省文化也陆续传入,而发展过程中,美国、日本的新文化内容,至今也还不断地影响着台湾社会。

这些由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别的文化,配合著台湾特有的地理、气候、物产的性质,有取有舍、有吸收融摄、有滋长变化,无论其源起于何处,都可以说是台湾最珍贵的文化资产。

如果史哲所说的「台湾内容」,不是那种偏狭、歧视,具有浓厚排他性的观念,我相信他所企图建立的「文化自信」,应是可以强而有力的建构完成的,因为就在这些来源不同的各种文化中,台湾文化已在擅于撷长补短、交互融摄的「台湾人」(包含原民、闽南、客家、外省)淬厉下,拥有了自己的特色。

但是,史哲的文化观点,恐怕就是与此大相径庭的了。我不敢确定他所说的「台湾内容」是以何种标准定义的,但从其一向致力的「去中国化」的言论与作为中,不难可以推测出这必然将是以「闽南」为主,原民、客家为点缀,附加上日本文化的内容,而对外省文化将扫除尽净的偏狭认知。这无疑就是固步自封,完全逆反了台湾文化建立的宽广、开阔的百川纳海精神。

我们不必讳言,台湾文化来源多端,但影响最深远、巨大的,无疑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攸关的,来自大陆闽、粤及后来外省人所建构的主要内涵,这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民间礼俗中都可以明显看到的,无论再以多大的、人为的诸多批判、限制,都无法将之弃绝。

从目前的「去中国化」思潮而言,凡是与中国大陆目前有联系的文化内容,都是被排抵于「台湾内容」之外的,古代的文言文,被目为陈腐、无用的文字,却不知从清领时期到日据时代,台湾本土人士正不知写过多少文言的作品;我们信妈祖、拜关公、礼八仙、祀土地,又哪一尊神明,不是源于大陆的?「去中国化」的极端,就是要整个将中国的历史从台湾人的脑海中抹煞尽净,但不知其历史源流,我们又何以能知道我们目前的文化、思想、观念,是如何演变成如今的风貌的?台湾的确必须建立其「主体性」,但这一「主体」,却是由各方文化融汇而成的,如果不能持包容的态度,所有的「台湾内容」也不过就是赝品、假货而已,又何足以建立「文化自信」?

近几十年来,台湾意识无限膨胀,凡是不是台湾本地出生,或是为文不强调台湾意识、不批判中国文化的,即便是成就再高的文人诗人,如余光中、黄春明,都会遭到严厉的批评及否定;在政治上,凡是非民进党及其附翼者,也都被贬为外来政权、中共同路人;甚至,连台湾灯会国父纪念馆的副主灯做了一条龙的造型,都被诋为「中华美学」的僵尸复辟。台湾文化的格局,如果仅仅只能如此小儿科,那又有何多伟大的内容可言?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台湾文化欲可长可久可大,又岂能择偏而食、枯守一隅?台湾其实可以说是具体而微的文化大镕炉,过去如此,现在也应当如此。时代进步,各国交互往来频繁,彼此渗透,顺其自然,就是文化构筑的最佳方式,无论其来自何方,只要能为台湾人民接受,就可以纳入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养分,无偏无颇,唯利唯优,这是我对新任文化部长史哲最大的期许。(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