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争「国教」前,争不争「家教」?

叶文忠为了几年的国教,整个社会又吵翻天,几个一等高中的学生上节目,加入批判的行列,说穿了,不过为了「争」阶级。这个吵闹,让幼时念书的情景,又翻上心头。我从小就爱画天生直觉手感,让我一直是老师眼中天才,只要我看到的,脑海里浮现的,我的手就能画得出来。那是父母恩赐,给了我一个能画爱画的手。只要一支笔,我就能画遍世界。记得国一美术课,老师教了几笔,就让班上走出教室铅笔写生。我毫不考虑的就走向校门,回头对着校门及校门后方的纵深很长的林荫道,用了一张最普通图画纸,与一支连几B都没标示的玉兔牌铅笔。

▲反十二年国教免试入学,建中生连署。(图/东森新闻提供)没人教,也没人指点,我画出了一幅很有景深透视图树隙中透出点点校舍。当年的我,事实上连「透视」这名词都没听过。等我画完,才发现后方有一个同学,完全学着我,取着同样的景,他用了一张非常专业美术纸和一套标准的素描铅笔。我看到他画的树干阴影枝叶光点都很好,尤其透过专业画纸呈现的笔触,那是我这图画纸看不到的,可就是不知道哪里怪怪的。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是他道路、树梢的几条平行线没有射向同一点。「一点透视图」就是让所有纵向的平行线交会于图画中「隐形」的一点,就会形成景深。至于当年我为何能画出射向同一点,不过就是视觉与下笔的感觉,我甚至从没发现有那个点的存在。分数出来,我95分,那位「抄袭」我的同学90分。而我只是一支普通的铅笔,完全靠指力,让它从H变到B。老师发还图画时把我叫起问着:「你有学过绘画吗?」。那年,我十三岁。毕业后,我听闻这位同学念了美术学校专攻压克力板画。而我仍然投入了升学战场。如果当年我选择了专业美术,人生轨迹铁定不同。但会是好还是坏?不会有人有答案。不过,我可以确定的,没有这个选择,或许我就没机会学到其他专业的技能,闻不到文字里的风雅,更碰不到现在许多的朋友。这和国教有何关系呢?我想说的,学习,是一种一压力;面对选择,也是一种压力。孩子真正该学的,是学习迎向压力。我虽然爱画,但从未想用它来安身立命,这是我的选择。人生总有交会,总有抉择,但是不必后悔,世上没有早知道,也没有选错路这件事。旅程不会回头,你永远无法验证,换了一条路会更平还是更颠簸?这是数学的机率,两个选一个,更差的机率仍有百分之五十。进了哪所学校,与孩子能读通多少书?中间没有等号。现在我画画,只有怡情的自在,没有为生存奋斗的市场压力,有时间,一张工笔可以画一个月,没时间,二十分钟也可以简单的速写。如今我能用文字挥洒出我看到的意境,也能用文字来解读名家画作里的灵魂。几年「国教」,对孩子来说我不认为有太多意义,会念书的孩子,本就会「凿壁借光」;不会念书的孩子,也会有几个打洞的本事,能给几年的「家教」才是大学问。看到了孩子们上电视振振有辞,却让我悲从心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质,会不会念书早已注定,思考能有多深,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父母的深度。我想告诉孩子们,人生最大的战场,不是抢学校,不是分阶级,而是战胜自己。得意时,学习谦卑与尊重;失意时,学习沉淀与反省

这个学习,不是「国教」能教的。但这价值,又有几个父母教得来?

(●作者叶文忠,原文发表于其脸书网志。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

►►►更多好看内容都在《ETtoday新闻云》首页

叶文忠/你嘴里的广告化 其实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怪兽家长肆虐十二年国教?北市教师会忧:不及格打1999

12年国教、凭什么剥夺「读书型」孩子的生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