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用于免12年国教学费 伤及高教国际竞争力
黄昆辉教授教育基金会今(28)日举行研讨会,考试院长黄荣村发表专题演讲。(李侑珊摄)
黄昆辉教授教育基金会今(28)日举行研讨会,考试院长黄荣村在专题演讲时谈到,当前最大教育大政问题之一,在于教育经费编列与修法后增加经费,被拿去免12年国教学费,高教问题却未获解决,高教国际竞争力不断下滑。
黄荣村说,两岸大学近15年排名已被大幅拉开,我国却未推出有效因应方案,同时年金与退休金改革,更没有考量到大学特性,大伤优秀人才聘用。
黄荣村认为,以当前情况来看,大学现代化、国际化与松绑已不是问题,中小学等国教却有很多必须精进之处,两端的连接,从来都没有在国际化的框架下进行整合。
黄荣村更指出,我国教育结构与功能是「欧洲身、美国头(如台大),甚至是社会主义身、资本主义头(如中研院)」。台湾的大学虽属于欧日模式,但美国元素愈来愈多,因此在推动学士后医学育、教师延任与退休上,常有紧张关系,应依共识尽量改成身头一致。
至于私立大学不断高喊教育部松绑管辖,黄荣村谈到私校问题,并指出私校法精神与私校实际经营常不一致,才会出现「社会主义身资本主义头」的现象。
黄荣村说,私校法规定捐资兴学,主张「学校有公私之分,教育无公私之别」,依法私校是非营利、具公共性的财团法人,而非营利公司,亦即私校可以赚钱,但不能分配盈余,却有不少私校弄成「投资办学」,违反捐资兴学的本意,现在又因为少子女化,必须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与落差。
面对少子化冲击,私校对于招生备感忧虑,黄荣村则说,我国需要制定总体教育发展蓝图与路径图,也要制定人才发展条例,并因应少子女化订定有「落日条款」的私校转型特别条例,并推动大幅度大学整并,但也要提供诱因,并排除困难推动高教学杂费弹性调整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