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发18码台胞居住证 陆媒:比台当局23K更「带感」

▲从2015年7月6日起,改用卡式台胞证(电子台胞证)。(图/记者蔡玟君摄)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国台办新闻平台中国台湾网20日发布一篇标题为「18位居住证,给台胞最『带感』的体验」的文章指出,9月1日上路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采用大陆居民身份制作技术标准,帮助台胞更加快速地融入大陆的互联网社会。文章更指,相比台当局一贯的口惠而实不至,大陆在践行「两岸一家亲」实实在在,要让台湾民众更「有感」。

大陆国务院近日公布,9月1日起施行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采用等同大陆身分证的18位号码,提供台湾民众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做为身份证件使用。文章进一步解释,「台胞证」用于来往大陆的旅行;「居住证」用于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期许在双证并行下,打通许多过去台湾民众在身份认证上的不便。

「把同等待遇最有感的最后一哩路走完!」全国台企联副会长青年团主委林子凯日前曾说,此一政策将使台湾人在大陆搭车、购买在线理财产品、在线购买车票等因证件位数不同步而产生的许多不便之处一次解决,相信能提高不少台湾人的认同,也是两岸一家亲最好的写照。

在蔡政府执政后,两岸关系陷入冰点。文章直指,台当局拍板调涨基本工资岛内月薪从2万2000元新台币调为2万3100元新台币,称「我们终于把曾经是低薪代名词的22K送入历史了」,却招来台湾网友一片嘘声,反问「22K是低薪代名词,23K就不是?」、「这是什么鸵鸟心态?」更有业者直言,基本工资调涨将压缩经营利润,可能将再掀一波涨价潮。

文章认为,经济有无起色,民众有无获得感,不是政治人物用几个形容词说说就行的,相比台当局一贯的口惠而实不至,大陆在践行「两岸一家亲」时的实实在在,有目共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18位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即将上路,落实「同等待遇」的重要一步。

香港中评智库的大数据分析,「31条」从今年2月颁布以来,大陆惠台政策在台湾舆论总体评价正面,再综合台湾各项民调,也都反映出愿意赴大陆学习、工作、创业的台湾民众越来越多,已在大陆居住的台胞对大陆的惠台政策尤其是居住证的落实,更是「有感」,一致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