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种子的银幕播撒者 - 中国妇女报
航天飞船的巡天遥看,防疫抗疫的逆行奔赴,脱贫攻坚的众志成城……我仿佛听到一个母亲在吩咐,在鼓劲。她在她为之抛洒热血的大地上,播种无尽红色的种子。
■ 老九
每当人们提起银幕上的女共产党员形象,我的眼前就会立刻如同一列火车横向开过,一个个光辉而温润感人的巾帼英姿,如同连缀不断的火车厢在眼前排列成队,隆隆驶过。
这些镶嵌在自己成长足迹也融进自己精神成长史的影片,可以列出许多,如《革命家庭》《党的女儿》《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烈火中永生》《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一个个鲜活的身影、生动的面庞,仍记忆犹新,分外亲切。我看《洪湖赤卫队》是在读中学的岁月里,那时,同学们都能完整地唱遍歌剧中的所有唱段,包括搞笑的反派角色唱段。当然,唱得最好的还是王玉珍饰演的韩英,明明是一个女声独唱,我们女同学能唱男同学也能唱,连她无意中带有湖北音的“太阳一曲(出)闪金光”“喝的是湖中水七(吃)的是岸边粮”,我们都刻意模仿,感觉既有湖北音韵,又有对经典的致敬。这是英雄主义教育,也是艺术审美熏陶。
真正刻骨铭心的,大约还是战争题材的《南征北战》。这部改编自话剧《战线》的故事片,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在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取得胜利的故事。1947年初,解放军华东部队在粟裕大将指挥下,于苏北七战七捷后,进行战略性转移,一营高营长率领部队北撤,在山东桃村集结待命。不少战士和老乡都想不通,发牢骚,说“天天打胜仗,天天往后撤”“反攻反攻,反到山东”。高营长和女村长赵玉敏耐心给大家做工作。此时,国民党出动了25个师的兵力,企图造成南北夹击。解放军在桃村大沙河阻击南线敌人六昼夜,主力部队集中到风凰山围歼北线的国民党李军长率领的七个师。高营长接到师长命令,抢占摩天岭高地。敌军李军长率领的部队已被我军全歼。高营长率领部队乘胜追击敌军张军长率领的部队,赵村长也带领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切断敌人退路,又剪断敌人企图炸毁大堤的炸药导火线,保住了大堤,全歼敌人,最后从坦克中活捉了敌军张军长。
大沙河阻击战前,张瑞芳饰演的女村长绾着裤腿,指挥村民在冰冷的河水中帮助部队推车,奔忙,寒风吹拂齐耳短发,扮相极佳。随后,她领导村民兵与大部队分开,进山打游击。剧情高潮处,是敌人企图炸毁水库大坝,以此来水淹解放军大部队。作为游击队长的她,看清了敌人的阴谋,带领游击队想方设法剪断敌人的炸药导火索。一名游击队员靠近敌人的炸药导火索,握住导火索正要动剪刀时被发现,敌人开枪射击,壮烈牺牲。于是,她自己奋勇匍匐着接上,就地打滚,牙齿咬扯两枚并在一起的手榴弹弦,奋力掷出,终于爬近导火索。敌人得知大堤上有游击队,连忙命令炸大堤,敌军士兵按下引爆装置的按钮后,忙双手掩耳,却不见动静。闪回特写,两只握导火索的手,一只是刚刚牺牲的握导火索的游击队员的手,一只是接力般又上来握导火索的女游击队长的手,剪刀,线断。大堤安然无恙,库水浩渺依然。大堤下,解放军千军万马悉数通过,扑向敌军。
这部电影被外国名导演赞叹不已,其中演员阵容的人海战非常成功,为他们所艳羡。据说在拍摄中,许多战争场面都由正规部队协助拍摄。彼时,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战士们身上依然有着铁血风貌,铁血气质。这部被称为“新中国银幕史上不朽的战争史诗”的电影,先为黑白片,后又重拍彩色片,均极为成功。大背景、大场面下的生命个体,也个个出彩,形象鲜明。而女党员村长赵玉敏更是光彩夺目,让许多观众毕生难忘。
之后的女党员形象,当属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妈妈。这部影片是根据作家李心田的同名长篇少儿小说所改编,连第一人称的叙事都尊重了原著,虽然题材可归纳为儿童影片,但老少咸宜。故事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江西苏区。影片一开始,崇山峻岭中伴随深沉的画外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砍柴少年出现。由祝新运饰演的少年潘冬子的父亲随红军长征了,只剩下母亲与他相依为命。母亲的戏并不重,她是革命最困难时发展的党员,冬子睡梦中醒来看到,在微弱灯光下,母亲举拳宣誓,他也懵懵懂懂地跟着举起拳头。妈妈告诉自己儿子:妈妈是党的人了,以后,妈妈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不惜流血牺牲。并深情地唱了一首优美动听又情深意长的《映山红》:“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小冬子说:妈妈是党的人,那我就是党的孩子!
从小耳濡目染的冬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誓愿长大要参加红军,为穷苦人打天下。一天,恶霸胡汉三前来捉拿共产党员,眼看形势危急,冬子妈决定自己留下掩护群众撤退。她连扔两枚手榴弹,炸死炸伤多名敌人后,被敌人点燃的大火烧死。漫天的大火中,冬子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此时,画外再一次唱起《映山红》。音乐烘托剧情,在观众心中涌起浪潮般的崇敬之情,眼前的大火也犹如一朵血红的硕大映山红,怒放天地间。冬子机智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斗争中冬子渐渐成长,在一次巧遇仇人胡汉三的过程中,浇灯油火烧仇敌,后挥起柴刀,砍翻了这个大恶霸。
《闪闪的红星》中的主要道具,当然是一枚红五星,它犹如天上的北斗,指引着一个红二代成长。正如台词所言,小冬子一直将父亲给他的一枚红五星珍藏着,父亲说吴大叔将这枚红五星戴在了他的帽子上。吴大叔说,不,是他自己一直将这颗红星放在心上,照耀着自己成长之路。作为观众的我,对片中的映山红印象非常强烈,总觉得这映照得万山红遍的鲜艳花丛中,有一个个英勇的女共产党员。在苏州园林的檐下看映山红花丛中是这样,在四川洪雅瓦屋山万亩灌木杜鹃花花海中依然如此。
无独有偶,名导演谢晋在拍摄《高山下的花环》时,片中主角梁三喜牺牲,由王玉梅饰演的梁大娘从山东赶赴南疆高山下,送别儿子。这位大娘镜头少,但演员王玉梅把握准确,表现出了一个革命老区老妈妈党员的担当和胸怀,就靠几句普通的话语,一两个如实的表情眼神,不但让后来银幕前的观众难忘,连导演谢晋本人都对王玉梅说:我要下跪叩谢您的出色表演!须知,“下跪叩谢”在当时可是极为罕见的字眼。女党员的形象,在感动观众之前,先感动了演员和导演。
近期观赏的《悬崖之上》,影片的编剧全勇先是我的朋友,他的所有作品我均阅读过,一种英雄情结挥之不散。显然,这部影片中由秦海璐饰演的女共产党员王郁明显带有赵一曼烈士的影子,她出生入死,聪慧机警,大义凛然,却仍然难以泯灭一腔舐犊深情。与丈夫离别的话是,谁活谁找孩子!这是人情的流露也是情节的助推。想象《赵一曼》电影中的女主角几十年后再度被演绎,银幕前的人确信,有的人死了却真的永远活着。
看罢电影再找来赵一曼写给独子的诀别书,心灵一再震颤不已!“宁儿: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长大成人,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
这个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四川女侠,诀别书唤醒了一代一代热血的中华好儿女。
这样的锻打淬火的精神力量,在以后岁月中体现为:国际体坛的顽强拼搏,航天飞船的巡天遥看,防疫抗疫的逆行奔赴,脱贫攻坚的众志成城……我仿佛听到一个母亲在吩咐,在鼓劲。她在她为之抛洒热血的大地上,播种无尽红色的种子。
银幕上的女共产党员,她们是非神话的补天女娲,她们讲述着我们这片土地的百年梦想,百年求索,百年真谛!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 2021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