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琦/同样的历史遗憾将再度发生!

作者/胡文绮

笔者虽然主张两岸应该「统合」,却真想理性思辨也完全认同台湾未来命运应由2300万人民共同决定,但这其中所涉及的逻辑思维与价值判断,真的有那么容易可以用是非黑白对错来「一刀切」吗?媒体报导,面对造成台湾历史巨变,至今已满120年的1895乙未年,日昨,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与数位文化中心合办「翻转1895-乙未之役120年档案特展」,会中,国立台湾文学馆馆长陈益源表示,当时台湾人有着前途不能由岛民自主决定的悲哀,120年后的今天,如果台湾未来的命运也不能由台湾人民自己决定的话,「同样的历史遗憾将再度发生!」

现场,陈益源特别举证一份乙未年共五位进士举人,在4月4日<马关条约>前上书给清光绪的复印本,书中述及全台从南到北重兵扼守统计120多营,义勇番丁5、60营,「军火粮械可支半年,倭人未必遂能逞志。但求朝廷勿弃以予敌,则台地军民必能舍死忘生」。文中充分表露出当时的知识份子,对台湾前途未卜的忧心忡忡,就算人在台湾岛外也心系着台湾,希望清朝再多撑半年,呼吁朝廷不要放弃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88论坛粉丝团」看更多!

坦白说,笔者何尝不希望台湾前途应由2300万人民决定,姑且不论「台湾」是否是「中华民国」的「借壳上市版」,然而,其中的逻辑思辨却是,所谓2300万人民究竟应是「全体同意」抑或「相对多数」即可,还应是要「绝对多数」?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说清楚、讲明白」的话,那根本就会是一场历史上的闹剧或是悲剧简言之,这也是为什么2012年的蓝营会强力挑战蔡英文主席,一席剪不断、理还乱的所谓「台湾共识」,乃至其究竟该如何达成的「终极罩门、鸡嘴变鸭嘴」的重要原因。

退一万步说,暂且不论「住民才应是台湾真正主人」的历史事实,就以现阶段的台湾民意氛围来说,如果说55对45是一个基本蓝绿比率的话,就算现在老K做的多么让「民心思变」,试问,那「住民自决后」的相对少数「台湾同胞」又该如何协调?难道该是叙利亚式的「海上难民」?还是阿扁前总统的「太平洋没有加盖」?

扪心再试问,以台湾人民传统识时务为俊杰的灵活、弹性风格,再加上一定比例的所谓「中间选民」抑或是「经济选民」,果若要他们愿意真正承受想要「当家作主」所可能要冒的政、军经济乃至战争风险时,「相对多数」的人又该如何自处「别人的孩子死不了」?甚至是说服大家一条心、是生命共同体

说实话,套句对岸老共毛泽东经典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笔者也绝对认同「同样的历史遗憾将再度发生!」不该再次发生,更愿意相信、首创尝试「破解」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魔咒,但天底下就是绝对「没有白吃午餐」,我们与其听这些「读书人」、这些「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人尽讲些「学术上」的专有名词与术语,还不如彻彻底底的先将「游戏规则定义清楚,然后就该是游前院长所说的「欢喜做、甘愿受」了,诚然,这其中更重要的关键或许是,究竟台湾人民有无「大无畏」的决心勇气去承担所有可能的风险。

●作者胡文琦台北文史工作者。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