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佼/偶像?
文/黄子佼
有些电影卖的是偶像明星,有些电影卖的是演员;有些观众专程去看自己的偶像出现大银幕,即使未必喜欢电影与他演的角色,却仍愿意购票买单;有些观众看了戏里面的角色,会开始喜欢这个演员,但对方未必称得上是自己的死忠偶像。听起来有点绕口令?这样解释吧!一个公众人物到底要当什么样的公众人物呢?各领域艺人,当然都希望被观众喜爱,但多数的演员,常常是因为角色,而被观众看上,一开始都不是靠自我性格被喜欢,所以一旦戏下档了,本人被看穿了,或之后的戏不够夯,魅力的保护罩散去,光环便容易流失。包括许多模仿艺人也是,观众或客户,喜欢你扮演的脚色,一旦变回本尊,价值立马减半。最大的课题,莫过于想办法把戏中与靠角色所赚取的好感度,转换成自身形象的光芒,持续受到观众支持,进而变为偶像。歌手比较容易达到偶像级状态,因为,通常歌迷喜欢他,就是因为喜欢他本人及他的个人表现,与导演编剧设定、对手演员互动张力、角色讨喜度等等都无关!当然也有歌红而人不红的案例,但通常只要人红了,他唱啥,歌迷都会买单,因为,就是喜欢你。所以相对来讲,歌迷俱乐部的组织,比影迷俱乐部的组织来的长久。演员挺辛苦的,创造了一个成功角色之后,可能大家会投射他即是那个人,之后,回归本人出来受访或登台,一旦发现他不是那般性格,甚至差异过大,就会让本已不是最会追星的影迷族群瞬间惊醒,偏偏,下一个戏剧角色又无法取代与提升,影迷及影迷组织,就会开始瓦解稀释了。所以,许多歌手的CD销售多有基本盘,但厉害或走红的演员,似乎仍有票房惨澹的作品履历。
▲台视周日八点综艺《疯狂开心果》记者会,张小燕、黄子佼、Lulu(黄路梓茵)(图/记者李钟泉摄)那么我所担任的主持人角色呢?主持人常常都在介绍别人帮衬别人,偶尔做自己,但机会比较少,当然,帮衬别人的时候,对方的粉丝、歌迷、影迷会爱屋及屋,但回到自身身分时,他们多数已一哄而散,没有太大后劲。主持人拥有粉丝俱乐部,难上加难,长期经营粉丝,必须非常卖力。
最近LULU在为她的个人出片系列计划募资150万(http://pressplay.cc/project-about.php?id=9),原本心想,她可是有68万个赞在其脸书粉专,一人出3块,搞定!或1万人各出150元,就可以达成目标,没想到隔了一阵子,还没达标。我替她感到不安,但也验证了,所有的赞,是免费的,所以尽情来按、用力支持,平日的追踪、关注、留言也是免费,所以也没少过,直播?也会吸引许多人看,路上遇到或工作场合瞧见,一定也不吝啬给予尖叫欢呼!可是,要掏钱的时候,‘粉丝’就犹豫了,可以这样解读:我喜欢看你的主持,也喜欢你的个性与喜感,但我未必期待你的唱片或其他;而看节目是免费的,但要我出钱帮你的梦想投资买CD,我会迟疑。那不是我要的,即使,我是‘粉丝’页里的一员!
▲LULU募款成功,准备发行个人单曲(图/台视提供)这种事情发生在主持人身上是司空惯见,大家喜欢你搞笑、喜欢你为舞台挥洒付出、喜欢你带给他们欢乐、更喜欢你去帮衬/吹捧/力挺/拉抬/引导他们的偶像,但一旦自己有需求时,有多少人愿意行动支持?所有主持人都要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平静以对,如果太在意,日子不好过,更重要的事情是,专心当个公务员,戮力为市场服务,把自己,隐身在‘偶像’这两个字背后。反之,必须思考,只需1/68的人,各出150元,都无法?脸书粉丝页上的赞,踏实吗?幸好,在许多人帮忙下,最后达标了,恭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