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背黑锅...120亿公帑盖「双溪水库」 居民连署救家园
▲2013年8月开发单位在丁子兰溪山壁钻探。(图/翻摄自台湾环境资讯协会,下同。)
搁置26年的「双溪水库工程计划」,将于29日重启环评程序,打算用120亿元与8年时间在双溪支流丁子兰溪盖水库,最后只能每天提供12.6万吨的水给基隆,引发在地居民成立自救会并召开记者会,要求社会大众共同重新检视计划的必要性跟合理性,反对兴建双溪水库。据了解,经济部水利署1991年就提出该计划,长期受到民众及环团反对,1997年暂缓推动。
水利署29日将重启「双溪水库工程计划」的环评程序,借由盖水库因应基隆地区缺水问题与强化水资源的弹性调度等。社区大学全国促进会理事长谢国清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基隆人,其实基隆并没有那么缺水,但自来水漏水率极高,这是多数基隆人所知道且关心的议题,所以与其盖双溪水库来解决缺水问题,不如把那些经费用来减少漏水率。
新北市双溪区居民与环保团体19日召开记者会,抗议水利署26年前被列出15项重大环境影响,而被做成进入二阶环评的双溪水库,29日竟又重启环评程序,希望唤醒社会大众重视台湾水资源的利用,若双溪盖水库,得利的是少数人,但牺牲的是多数人的权益与生态环境,政府不应压迫人民的生存权与居住权,也希望大家一起连署反对。
在地长期一直坚持反对双溪水库的林曾文彦表示,「依经济部的台湾地区水资源开发纲领计划,关于水资源的管理,应要优先推动节约用水策略,如全面换装省水器材,合理水价,自来水减漏等,但是政府一直以来自己没落实,反而总想要跳到排最后的建水库,根本是本末倒置。自救会认为要花120亿8年时间建水库,不如拿来全面换装省水器材及奖励优惠节水,达到政府人民环境三赢。」
据评估报告书与中华鸟会在全台举办的新年冬季鸟类调查,丁子兰溪拥有相当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更有不乏许多台湾特有种鸟类,以及珍贵稀有的保育类鸟类,如蓝腹鹇、林雕,甚至曾记录有八色鸟,显示此地保有相当良好的自然环境。鸟会专员吕翊维表示,丁子兰溪的附近生态相非常完整,是很多保育类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若只是要取水少少的12万吨就要破坏此处,依照环境影响评估应该禁止开发。
世居住丁兰谷古厝的詹妈妈说,「我们自己种菜自己吃,已经在这里住了70至80年,不想被迫迁离每天赖以维生的地方,我的脚已经不太能走太远,他们却要把我们原有出入的车道改成环湖步道,我们里面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家,这要叫我们如何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