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渔港「眩光量测应用」 工研院运用智慧路灯打造科技渔港

▲工研院运用智慧路灯打造科技渔港。(图/工研院提供)

记者姚惠茹台北报导

工研院今天(8日)在国际照明科技展中,展示已经在基隆渔港规划执行的「眩光量测应用」,其中包括「渔船辨识系统」、「智慧路灯感测」、「微气候站」,主要就是提供渔港码头作业区的灯光调节,并且对于渔船数量进行管控

2019年台湾国际照明科技展一连三天在南港展览馆登场,今年工研院展出的应用以下世代LED与OLED创新技术与应用为主,其中工研院量测中心特别展示「眩光量测应用」,并与基隆长潭里渔港合作,成为全国首创导入IOT管理智慧科技的渔港,提升照明品质的同时,更达到适时适度的节能目标

▲工研院量测中心资深研究员陈政宪。(图/记者姚惠茹摄)

谈到「渔船辨识系统」,工研院量测中心资深研究员陈政宪表示,主要是以先进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渔船进出监控,因为过去不论是由管理人员计算数量,或是安装GPS都有高成本错漏问题,对于渔港进出管理不易,因此导入眩光量测来获知渔船数量。

▲工研院在基隆渔港规划执行「眩光量测应用」,进行渔船辨识系统。(图/记者姚惠茹摄)

至于「智慧路灯感测」,陈政宪表示,主要是以照明眩光量测技术,提供室内道路隧道的灯光照明,举例像是工研院在基隆渔港规划执行的照明设施,就可以提供渔港码头作业区的灯光调节,在卸渔作业开始就提高照明瓦数,在卸渔作业结束则转为柔和路灯,避免居民受到强光干扰,还能节省65%的电力,真正达到节能减碳的效用

▲工研院运用智慧路灯导入「微气候站」。(图/工研院提供)

最后则是「微气候站」,陈政宪表示,工研院在基隆渔港导入智慧路灯,不仅可以侦测空气品质、风力变化警示,还可以获得温度湿度气压资讯,并随着风力强弱变化显示蓝色指示灯和黄橘色指示灯,或是在雨雾较大时提高照明瓦数,便利渔民在出海返航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