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载体能有效治疗摄护腺癌骨转移 将申请人体试验

中正大学团队将萤光基因的摄护腺癌细胞注入动物体内,用影像追踪癌细胞的生长状况,透过基因治疗,能使肿瘤大小趋近于零。(中正大学提供/张亦惠嘉县传真)

位居10大癌症死因第5名的摄护腺癌,常见转移到骨头,中正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教授张德卿开发带有「自杀基因」的基因治疗载体,锁定攻击摄护腺癌细胞,更发现该载体能透过血液循环杀死已经发生骨转移的摄护腺癌细胞,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期刊《基因治疗》,未来将申请人体试验。

中正大学生医系教授张德卿说,摄护腺癌晚期病患大多使用化疗及荷尔蒙疗法,但容易产生抗药性,死亡率也相对提高,中正大学团队已成功透过大肠杆菌制造出「JC类病毒壳体」做为基因治疗的载体,放入摄护腺癌的「自杀基因」,利用摄护腺癌都有表现过多的摄护腺特异抗原(PSA)启动子产生自杀基因,加上病毒对组织特有的专一性,让带有自杀基因的JC类病毒壳体成功找到摄护腺癌细胞,且只对摄护腺癌细胞有作用,不会伤害到人体其他正常细胞。

目前中正大学团队把萤光基因的摄护腺癌细胞注入动物体内,就能用影像追踪癌细胞的生长状况并观察治疗效果。张德卿说,从活体影像萤光追踪的结果显示,用两种临床荷尔蒙药物治疗可让肿瘤大小缩小至一半左右,但透过基因治疗系统,能抑制大部分摄护腺癌细胞在骨头组织的生长。

张德卿表示,这项骨转移摄护腺癌基因治疗研究是中正大学生医团队与嘉义基督教医院泌尿科医师沈正煌、中山医学大学医学系教授王梅林长期合作,未来将申请人体试验,预计进行临床测试,将为摄护腺癌骨转移带来另一种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