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十八大:要富裕农民,也要缩小待遇差距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农民增收能持续农业发展后劲城乡差距能缩小…」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重庆统筹城乡试点镇的北碚区静观干部群众对此充满期待,希望国家能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在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准,缩小城乡待遇差距,让农民也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靠山吃山」,庄户人要增收,还得靠脚下一亩三分地。地处重庆主城区的静观镇是传统农业大镇,在被市上确定为统筹城乡试点镇后,静观大胆改革,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重点依靠大户和农业企业,发展花卉苗木水果产业,使传统农业在这里变成了「朝阳产业」。

新华网》记者连日在静观镇不少村庄走访,满眼所见不再是传统印象中一块块破碎的「巴掌地」,取而代之的是连成一片、整理平整的农业基地,现代化的钢架大棚、喷灌设施、防虫设备一应俱全,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修到了田间地头满目青翠花果飘香。

▼习近平预料在十八大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图/翻摄自新华网)

搞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提高了产出效益,也让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静观镇副镇长谭昌贵说,土地流转后,农民至少能获得3份收入:一能在流转地上打工挣钱,二有土地租金,三是每年作为股东参与「分红」。总收入比自己经营「一亩三分地」能高出5倍以上。

「以前咱农民土地不值钱,种水稻、玉米只能维持温饱。一些人觉得种地又苦又累,宁愿撂荒也不愿种。」集真村63岁的农民张文碧表示,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后,土地变成了「金疙瘩」。从2008年后,张文碧家流转了近4亩地,每年仅租金就能收入7000多元(人民币,下同),加上养老保险和村集体每月160元老人生活补贴,日子越来越好。

据报导,目前静观镇花木种植面积4.7万多亩,销售年收入3.6亿元。近3年来,静观镇农民人年均增收都在20%以上,预计2012年农民每人平均纯收入能超过1万元。

面对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令人满意局面,镇里不少农民也盼望着国家强化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机制,使各类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不要大起大落,让农民发展产业更有底气,增收更可持续。

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这是静观统筹城乡的手段之一。而加大投入,使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基层,使农民能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应有之义。

静观镇党委书记茍渊说,「近年来,镇里公共资源配置、财政投入都大力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道路、居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总支出在1.6亿元以上。现在硬化道路几乎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镇上每户人家都能喝上自来水、接通了天然气或液化气,每个村都有垃圾收运站,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谈到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静观镇干部群众满怀期待。「农村发展,既要村貌整洁、村民富裕,更要社会和谐,缩小差距。」采访中,不少农民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目前城乡之间待遇差距仍然比较大,比如在农村,一个低保户目前平均每月只能领100多元,城市低保一般都有300多元。城乡学生之间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差距也很大。

据报导,有的干部群众快人快语,「现在不少农民都住上了洋房,但相互间交流沟通也少了,政府也要加大农村文化投入,把农民组织在一起,像城里人一样有丰富的业余生活,这样生活才更有滋味。」